1、系統不智能
系統不智能帶來很多后遺癥。很多城市在開展解決“停車難”問題上沒有長遠考慮,迫于上級的壓力、別人的慫恿,錯選了既不智能又不省人的POS機技術模式(人工收費模式),從而埋下了人工高、易逃費、難管理等隱患。實際上這個模式根本就不叫智能停車系統。
2、無法避免逃費
人工收費表面上看可以避免逃費,實際上給車主提供逃費的借口很多。收費員臨時離崗、交接班、收費員忙不過來、收費員晚點到等等都是車主的逃費借口。因為是被動等待付費,借時間差逃費的行為占絕大多數。
3、人工成本高
停車運營項目要盈利,只有降低人工成本,而人工收費模式的人工成本是最高的。國內很多項目收不抵支,財政補貼還能勉強維持,私人運營的根本沒辦法上交資源占用費,嚴重的直接跑路走人,讓政府收拾殘局,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4、不關心自助意識的培養
市民的素質是城市發展中的考核指標之一,很多城市只考慮收費,沒有從智慧城市發展和培養市民自助付費意識的角度去看問題。人工收費的環境下,車主被動付費屬于正常,何須主動!時間久了,市民的被動付費習慣將養成,真正要改成自助主動付費的好習慣,恐怕短時間內很難,這樣對城市的發展極其不利。
5、車主付費體驗差
很多人會說人工收費體驗度應該很好,其實不然,車主群體中,有的習慣用市民卡,有的用微信或支付寶等。但人工收費的支付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具備,導致用戶必須同時具備多種支付,給車主帶來額外的負擔。且一般路邊停車的車主多數屬于辦事車輛,時間緊,等收費員來收費是不耐煩的,何談體驗。要是有自助設備,他們定會自己支付后直接開車走人。
6、照搬其他城市模式
都說深圳模式不錯,如果你所處的城市沒有深圳的資源,照搬必將失敗。有的城市迷信所謂的新技術,例如視頻掃描,盡管市場案例是空白。值得提醒的是:道路停車收費管理的關鍵是提供付費方便,避免逃費,節約人工,管理省心。拍照取證那是處理違停車輛,如果所有的車輛都需要掃描上傳,那叫畫蛇添足,不叫什么新技術。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