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經濟和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城市汽車尤其是私家車的驟增,加上當前落后的停車場管理技術與龐大的車流、有限的停車空間使得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由于傳統停車場管理系統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或半人工方式的IC卡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下車輛需要停車取卡,近距離刷卡起桿、人工收費等復雜的流程,效率非常低下,經常造成車輛在進出口區域滯留,形成擁堵,阻礙了停車場的快捷方便。從技術角度分析,各停車場的車位飽和度信息一般都是孤立封閉的信息孤島,僅有的一點空車位信息卻不能及時發送給車主、管理者或社會共享。
科技發展帶來管理方式的變革。物聯網RFID電子車牌技術將會給停車場管理帶來突破性的發展,在當前停車難背景和物聯網RFID技術推動下,急需要一種新的停車場管理系統誕生,采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自動控制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解決停車場管理問題。本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本能科技”)是物聯網電子車牌技術的引領者,在智慧交通行業范圍內,本能科技超高頻RFID系列產品無論技術指標、創新能力、可靠性、穩定性在業內屆都處于領先水平。公司基于RFID技術研發出一系列超高頻“6C協議”、“國標協議”、“電子車牌協議”的讀寫器,包括單通道一體化讀寫器(平板式)(BL-UR-120)、四通道UHF讀寫器 (電子車牌專用)BL-UR-400、多功能手持讀寫器(Android安卓)(BL-HR-100)、單通道電子車牌專用讀寫器(BL-UR-150)、雙源讀寫器(BL-DSR-100)等。公司又特別針對停車場現有的問題,最新研發出停車場專用小型讀寫器BL-MR-120,其獨特的小型天線和輕盈、簡潔的外觀是該款機的最大的特點。這款讀寫器與本能公司專有的停車場綜合控制器配套,再加上云端管理軟件和用戶端手機app配套使用,可以徹底解決困擾目前停車業的三大問題:即一是不能實時掌控停車場信息狀態,并精確把握停車場空閑車位發送給車主、管理者或社會;二是,打破傳統收費方式,系統可以完成非現金在線支付;三是,大大提高停車場管理的效率和停車位的最大利用率。
本能停車場專用小型讀寫器BL-MR-120、本能公司專有的停車場綜合控制器、云端管理軟件和用戶端手機app的配套使用,能通過安裝在入口處的本能停車場專用小型讀寫器BL-MR-120能將這電子車牌標簽識別出來,并記下入場時間,當駕車離開停車場時,出口處的讀寫器再完成一次識別并算出停車費用,系統自動完成扣款等信息確認無誤后,自動開閘放行。在整個過程中,駕車人無須停車收費,沒有任何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車輛管理的效率。該停車管理系統能實時把握停車場的動態信息,實時地了解空閑的停車位信息,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閑資源,大大提高對空閑車位的管理。另外,本能針對停車場專用讀寫器也通過后臺支付系統可以實現預付卡支付、銀行卡支付及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隨著電子車牌技術的發展,該停車系統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可以使用戶實現停車位預約、車位導航、支付寶支付,不僅提升了城市公共停車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了公共停車場的利用率和均衡性,減少了因盲目尋找停車空位而附加的交通量,緩解了區域內路網的交通擁堵狀況,降低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率,而且使得停車服務信息發布途徑更豐富、服務范圍更廣泛、服務方式更為靈活,體現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智能化程度,極大的提高了城市停車管理水平和智能信息服務系統的能力。
在停車場管理系統中,當前汽車車牌識別技術上普遍用于識別車輛身份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攝像機的車牌識別技術,成本比較高,而且車牌識別準確率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識別率不高;另一種是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傳統讀寫器,這種讀寫器通常體積比較大,安裝不方便,安裝在停車場場所不美觀,且與車輛駛入有較大角度差,并且無法解決車輛身份統一問題,協議車輛和臨時車輛無法統一管理。本能科技的停車場專用小型讀寫器BL-MR-120基于全國車輛統一身份識別系統-汽車電子標識(或稱電子車牌),以實現停車場的對全社會車輛進行無人全自動收費,讀寫器自動識別獲取標簽信息,鑒定車輛身份信息,準確率可達100%,配合后臺電子支付系統,可以實現預付卡支付、銀行卡支付及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下面是對本能科技的停車場專用小型讀寫器BL-MR-120的具體介紹:

本能小型讀寫器 BL-MR-120C
產品介紹:該產品是最新研發出的微型、低功耗、低功耗讀寫器,采用具有專利技術的CMOS集成讀寫器芯片和雙饋點圓極化天線設計,在135mm×135mm×14mm的尺寸中增益達到了6dBi,最遠識別距離達到了10米,可以應用于停車場、門禁、資產盤點等應用領域,實現超高頻讀寫器的微型化、低成本化、民用化,推動RFID技術的應用系統真正的普及化。
產品特性:
防護等級IP65,適應戶外各種惡劣環境
射頻輸出功率可調,遠距離識別標簽
高度集成微型、低成本遠距離讀寫器
低功耗設計,徹底解決發熱的問題
防碰撞技術出眾,標簽識別速度>50張/秒
采用最高等級的元器件,寬溫設計,保證各項參數穩定一致
簡潔的軟硬件接口,便于開發和系統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