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電子計時收費裝備——停車地磁傳感器,已經在本市路側停車位投入使用。昨天,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本市在朝陽、東城、西城部分路段試運行路側電子計時收費,通過埋設地磁感應裝備反映停車泊位使用情況。按照計劃,今年底力爭實現三個城區2.4萬余個路側停車泊位地磁傳感器系統的全覆蓋。
據悉,三城區試點結束后,全市所有占道停車位都將實行電子計時收費。
年底前覆蓋三城區
據介紹,采用地磁傳感器系統,通過在車位下方埋設地磁傳感器采集車位狀態信息,實現對路側停車泊位的實時監測。
目前,朝陽區57條道路共5766個車位,東城區、西城區4條道路共計136個車位安裝了地磁傳感器。
其中,朝陽區9條道路的866個車位,東城區、西城區4條道路的136個車位,已分別于5月10日和6月8日開始試運行。從試運行情況來看,地磁傳感器系統能夠較準確地反映試運行路段的停車泊位使用情況。
據統計,三城區共計24455個路側停車泊位,其中,朝陽區8889個車位、東城區4944個車位、西城區10622個。按計劃,2012年底前力爭全部實現地磁傳感器系統的全覆蓋。
手持POS機收費
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地磁傳感器系統的應用,可以實時掌握全市500多家分散在各地的路側停車場、4萬余個路側車位的使用情況,同時為停車收費員配發手持POS機,實現電子化收費和憑據打印。
地磁傳感器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東大橋路是先期試點安裝地磁傳感器的道路之一,記者特意前去一探究竟。據停車管理員介紹,“地磁傳感器就是埋在車位中間的那個普通紙杯大小的圓圈,側上方路燈上的那個小匣子,里面就是感應器。”
據了解,當司機把車輛停在車位上,地磁傳感器能自動感應車輛的到來并開始計時;待車輛要離開時,傳感器會自動把停車時間傳送到中繼站進行計費。收費時管理員一按POS機,就能“刷刷”打出收費條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