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著急辦事的乘客在候車亭等公交車,車卻遲遲沒有駛來,乘客想離開卻有點不甘心,在等與不等之間徘徊;不知何時起,說起乘公交車、上地鐵,老百姓的表述都是"擠公交""擠地鐵",似乎擁擠是一種正常而合理的狀態……
關于公共交通,大家要抱怨的似乎有很多。但是,從今以后,太原的老百姓基本可以給上述情形打個"×"了,因為在2012年-2017年這5年間,太原將和其他城市一起按照一流標準打造全國首批15個"公交都市","尷尬公交"的情形將會漸行漸遠。那么,令人期待的"公交都市"到底是怎樣的呢?
為什么要建"公交都市"
據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較去年同期有所惡化,擁堵指數增長6.4%,"堵城"一名名副其實。而在倫敦,自2003開始,當司機們看到街道上、標牌上畫有大大的紅色"C"字時,就意識到,繼續前行將必須繳納10英鎊擁堵費了。
截至2012年底,太原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80萬輛,駕駛員人數突破100萬人。當超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擁堵成為城市不能承受之重時,一定要找到某種辦法來解決交通問題。"公交都市"就是為應對小汽車高速增長、交通擁堵以及環境污染所采取的一項城市交通戰略,已成為全球大都市的發展方向。東京、巴黎、倫敦、新加坡、香港、首爾、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是世界聞名的八大公交都市。
2012年10月26日,省城太原成為首批15個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城市之一。"爭取到的這個發展機會很寶貴,所以我們格外珍惜。"11月1日,太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賈秀榮向記者這樣介紹道,"未來幾年,太原將形成'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基礎、出租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四位一體'都市公交體系。"
作為示范城市,太原要建成順應城市群發展、與一流省會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區域性大都市相匹配的"綠色低碳、方便快捷、經濟舒適、安全高效"的公交都市。別看核心要求只有16個字,然而,作為民生工程,一系列考核指標、參考指標和特色指標要求頗高;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項涵蓋規劃引領等九大工程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公交都市""靚"在哪里
太原三面環山、南北地域狹長,為了突出地域性特點,太原市從濱河東西路等城市主干道的建設,到地鐵線路、快速公交線路的規劃,基本都以南北走向為主。另外,根據面積不大、人口居住比較集中、自行車出行較為方便的特點,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大都采取人非共板的模式,加快推進了慢行系統的建設。在公交都市的建設以及服務方面,太原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也更多地被考慮吸收了進去。
到2017年,太原市主城區建成的公交專用道網絡總里程為200公里以上,公交信號優先比例將達到30%以上,公交車時速可以達20公里/小時以上。
今年,市區常住人口萬人共享9.9臺公交車,這是在2010年投資1億元、2011年投資2億元、2013年投資3.3億元購置更新公交車的基礎上完成的;而到了2017年,數量將增加到15臺/萬人,為此,太原將新增更新3600輛公交車。而且,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太原市的公交車票價是全國最低的,收入/人次僅為0.62元,而成本/人次則是1.7元。?
明年起,在公交候車亭顯示屏上,查詢到某路公交車距離該站還有多遠、大約多少時間這類信息,將不再僅僅是公交一族小小的"奢望"了。據太原市公交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大康介紹,目前,太原智能公交系統工程已完成初步設計和有關前期工作,明年將進入招標階段并開工建設。屆時,實時了解線路信息,準確確定車輛位置,智能編排車輛調度計劃,超速報警安全監控,站臺查詢以及應急系統這些功能都將涵蓋其中。目前,太原已經建成了道路運輸信息管理系統、出租汽車GPS指揮中心、交警交通指揮中心、治超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信息平臺,時間表上的智能交通系統指日可待。
"公交都市"可以期待更多
要說近兩年最令太原老百姓關注的"公交"大事,就是計劃啟動地鐵一、二號線的建設和公共自行車的投放了。11月3日,已經關注地鐵建設信息一段時間的楊小偉告訴記者:"剛聽說要修地鐵的時候,我可興奮了,覺得自己生活的城市終于有了地鐵,像個大都市啦!"雖然地鐵線路并不途經楊小偉的住宅小區,但他并不覺得遺憾,"公交車、開私車、步行……還有公共自行車嘛,周邊三四個點呢。"
太原公共自行車的建設投放是公交人高興和驕傲的一件大事。"投放效果不敢說是全國最好,也是非常不錯的。"11月1日,一位公共自行車客服負責人指著手機上可以實時查詢站點信息的軟件對記者說。2012年9月28日,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正式開通。當年投資2億元,建設了500個服務點,投放公共自行車12000輛,即使這樣,仍然產生了一車難求、立等換騎的景象。今年,太原市又投資2億元,服務點翻倍,覆蓋了22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自行車投放量達到27000輛,日租騎輛最高達44.57萬人次,單車日周轉率最高達20.08次。到了明年,可以選擇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將達到1200個,自行車投放40000輛。
說起"公交"二字,大部分人都會首先聯想到公交車,其實,"公交"真正包含的是整個公共交通這個大范疇。在2012年-2017年這五年間,太原市不僅要做好公交提速、低碳交通、運能提升、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工作,還要著力構建多元的交通網絡工程,打造2個綜合客運樞紐、3個公交樞紐等樞紐支撐工程。同時,要整合6個城市公交小巴公司,并在實現20公里范圍城鄉交通一體化的基礎上,加快構建太原都市圈公交網絡。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對控制小汽車增長措施的初步方案進行研究和論證,小汽車將不再"野蠻"增長。這5年,太原市的老百姓有理由期待更多、更好、更便捷的都市出行節奏和方式。
背景資料
公交都市建設三大策略
一、交通引領策略,以"雙快"體系(高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引導城市發展。
1.以公交走廊作為城市的發展軸,促進人口居住和就業沿公交走廊兩側集聚,構建最佳"居住地+公交走廊+就業地"出行組合,使70%的公交出行集中在公交走廊兩側,實現緊湊型城市發展。
2.以車站作為城市的開發中心,在公交車站周邊區域,進行居住、商業、辦公、公共設施等土地的高強度混合開發,實現城市精明增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