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逐步展開
在浙江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體驗區,有一款專為服裝企業設計的智能衣架。每個衣架或衣服上都有一個RFID電子標簽,衣架上方的顯示屏能記錄衣服被顧客拿下來試穿了幾次、銷售了多少件。銷售人員和廠家由此就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哪些款式受歡迎,從而對生產和銷售進行優化調整。
在集裝箱上裝上由寧波德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安全智能鎖,車輛的行駛路徑、箱內的溫度變化、中途是否開箱等信息就可以一目了然,海關的查驗次數將大大減少,通關效率大幅提高。這款安全智能鎖已應用在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鄭州、常熟以及香港海關監管等領域,近期將與華為合作,推向非洲市場。
……
除了這些市場化項目,政府主導的公益性物聯網項目成效同樣顯著。國家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寧波港)示范工程被評為國家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將建設寧波港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應用系統、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信息采集終端等七大系統。
寧波象山縣全面推廣智慧農業,通過實施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養殖管理平臺、中漁在線等項目,管理者利用電腦和手機就可以實時掌握養殖場的水溫、含氧量、PH值等信息。
寧波城管利用物聯網技術,構建了視頻監控、定位、呼叫等為代表的五大支撐體系和業務辦理、實時管控等四大應用系統,形成“直接可觀、真實準確、智能互動”的非現場管控模式。
作為今年智慧城市的重點推進項目,智慧交通的首個應用“寧波通”兼具了出租車電召、交通誘導、聯網售票等16項基礎功能,預計于今年5月底前向社會推出手機版公共服務。
■產業鏈雛形初現
從單個項目來說,物聯網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而相對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則可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專家認為,從產業鏈角度看,物聯網上游(器件、部件)、中游(設備提供、系統集成)、下游(應用與運營)將依次先后發展,產業鏈環節空間也依次增大。
按照應用解決方案、傳感感知、傳輸通信、運算處理四大領域,寧波市目前有220家左右的企業涉及這些領域,2012年,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78億元。
此外,寧波市還有30多家系統集成企業從事物聯網中間件、應用軟件、應用系統集成等領域的研發。其中,奧克斯開發的智能電能表,將自主開發的FIS系統嵌入其管理調度體系,實現無人化操作的軟件自動校表、自動設置、自動檢驗、自動調度等功能;寧波東海藍帆有限公司開發的危化品運輸監管信息系統,實現了對危化品車輛的實時監控、應急定位、運行軌跡查詢等功能;寧波理工監測、寧波諾可電子開發的傳感技術相關產品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平。
“物聯網需要通過具體應用來落地生根,這些應用大到整個城市的運行管理、行業的轉型升級,小到單個產品功能升級、個人生活改變等。這樣廣而深的應用領域昭示出物聯網需求量之大。”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場驅動尚待強化
從概念走向應用,有著廣闊市場的物聯網已在寧波落地,但與國外相比,寧波乃至中國的物聯網發展并未呈現出當初料想的“星火燎原”之勢。
“市民對信息化的認知還不高,對物聯網的了解更是匱乏。”寧波藍源物聯有限公司的王經理無奈地告訴記者,在向朋友介紹自己公司業務時,一些人甚至把“物聯”當做“物流”。
為提升整個社會對物聯網的了解,寧波不少物聯網企業也肩負起知識普及的重任。思創理德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底成立以來,就將傳播物聯網技術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業務。去年一年,公司在承接寧波服裝企業物聯網項目的同時,對11家企業進行咨詢管理培訓。“只有在社會對物聯網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更多更好的應用才能推廣開來。”公司總經理黃生顏說。
一方面政府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物聯網企業普遍認為后續市場難以拓展,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幾年,物聯網發展基本靠政府驅動,以政府買單為主,市場缺乏動力。“如果不轉為市場驅動,物聯網的發展就會是‘曇花一現’。”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