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這次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決策部署,總結交流發展公共交通的經驗和做法,細化實化落實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這在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各地各部門認真抓好落實。
昨天上午,正霖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肯定了大部制改革以來城市公交發展取得的成績,也標志著開創了交通進“城”的新階段,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部署了重點工作。這些意見我都贊成。這次會上有7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他們的經驗和做法都很好,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剛才宣布了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的第一批15個創建城市,希望這些城市在發展城市公交方面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創造新鮮經驗、創建便捷城市,為全國樹立榜樣。這次會上表彰命名了全國十佳公交企業、十佳優質服務線路、十佳先進個人,我代表部黨組向他們表示祝賀。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不斷創造新的佳績,也希望全國公交行業向他們學習,努力爭創一流,共同為城市公交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義
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順應人民群眾出行新期待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立足我國實際、符合世界交通運輸發展趨勢和規律的重大戰略選擇。近年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切實加大支持公交優先發展的力度,公交企業創新進取,廣大公交職工辛勤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公共交通健康發展、科學發展,基本適應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城鎮化水平快速發展,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增長,加之城市規劃考慮不充分等原因,使得當前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總體還比較滯后,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城市公交普遍服務能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民群眾期待還有較大差距。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以及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踐行執政為民理念、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出行的迫切需要。城市公共交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出行服務的公益性事業,是關系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衡量各級政府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實行“公交優先”,就是讓“百姓優先”;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就是優先滿足人民群眾“行有所乘”的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樹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理念,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平等的交通出行,為群眾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適的出行服務,關系國計民生和社會和諧穩定,關系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關系到實現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品位。交通運輸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領域,其石油消耗占到全社會消耗總量的36%以上,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大城市空氣污染物總量的60%左右。而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諸多優勢,其空間布局對于城市節約土地資源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倡導人本、集約、綠色、高效的交通運輸發展模式,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交通運輸需求,有利于從根本上推動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三,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城市公共交通作為現代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系統的核心,是聯系社會生產、增進經濟流通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主動脈”。發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能夠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高城鎮居民特別是廣大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質量,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同時,公共交通投資具有經濟社會效益回報率高的特點,研究表明,每增加1元公共交通投資,將產生4元的綜合經濟收益,同時帶動相應工作崗位的增加。可以說,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對于增長經濟社會發展短板、有效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都具有積極影響,也將為我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全面推進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
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是關系全局的重大緊迫任務。要科學規劃、完善政策,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把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的理念貫穿落實到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全過程,加快建立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節能環保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謀劃城市公交發展與城市功能布局,推動建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實現以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走廊引領城市的發展。要按照“方便群眾、綜合銜接、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城市規模、地域特點、經濟水平和人文特征等因素,科學確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目標、發展模式和發展重點,優化公共交通設施結構和服務網絡,促進公共交通服務與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要將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并與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銜接,保障規劃的嚴肅性,確保規劃落實到位,促進城市科學發展、有序發展。
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國務院第219次常務會議提出了城市政府要將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的明確要求,確定在“十二五”期間,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實行減免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對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實行電價優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使得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補貼補償機制,從設施建設、市場融資、稅費扶持等方面加大對公交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部將通過專項試點和示范工程的方式,給予城市公交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各地要積極借鑒福建等省的經驗,加大對公交事業的支持力度。經研究,部決定實施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樹立30個公交發展的樣板城市。對公交都市創建城市,部將從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并在政策、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各有關省份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的指導,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城市人民政府要積極落實公交發展在規劃、資金、土地、路權、財稅、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為公交優先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確保按期建成高標準的公交都市。
三是要促進安全發展。城市公交運營線路長、站點多、服務面廣、載客量大、客源成份和運營環境復雜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安全防范和應急管理上壓力較大。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應急管理工作責任重大,要建立城市人民政府負總責,公安、交通、安全監管、建設、質檢等部門明確職責、各司其職、配合主動、齊抓共管的安全監管體系。要督促公交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設立安全生產專項經費并納入運營成本,加強從業人員安全和應急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加強動態監管,消除事故隱患。要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安全評價和安全認定工作。要制定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防范措施,加強應急演練,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要加強對公眾文明安全乘車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防范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恐怖襲擊和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要加強隊伍建設。城市公交企業職工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直接提供者,提高公交職工隊伍素質對于促進城市公交優先發展至關重要。廣大公交職工,特別是公交車駕乘人員長期奉獻在公交服務第一線,十分辛苦,讓人敬佩,也讓人心疼。由于各方面原因,許多城市公交職工的收入遠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勞動強度、個人奉獻與社會認可度、個人待遇嚴重失衡,導致公交職工行業隊伍不穩定,部分地區發生了城市公交駕駛員罷運事件,給人民群眾的日常出行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公共交通企業職工權益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公共交通職工收入管理規定,規范駕駛員、乘務員的作息時間和職工的勞動報酬,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讓公交職工體面工作、愉快工作,確保行業隊伍穩定。要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不斷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從業人員素質。
三、切實加強對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組織領導
推進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關鍵在于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國家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中,體現在成效上,讓人民群眾“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適、換乘更方便”。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形成工作合力。城市人民政府是公共交通發展的責任主體、投入主體和管理主體,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重要任務。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將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主動抓。要提請當地人民政府制定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第219次常務會議精神的具體實施意見,細化發展目標、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抓緊研究解決公交發展的重大問題,在隊伍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扶持、部門協調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逐步形成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深化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按照大部制改革要求理順管理體制。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推動建立完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的聯合工作機制。要推動省、市政府建立由人民政府牽頭的城市公交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調配合,完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要加大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引導,爭取理解和支持,為公交優先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外部環境。
三是加強績效考評,提高服務質量。實施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績效考評制度是提高公交服務質量、推進公交優先戰略落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部將組織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評價準則和服務質量評價方法等相關標準,研究制定針對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的評價辦法,以及針對公交企業的服務質量考核辦法,并定期發布全國重點城市公交發展水平績效評價結果。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研究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辦法,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績效評價制度,定期開展考評工作。要將考評結果作為發放政府補貼、配置線路資源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要完善乘客投訴受理制度,暢通乘客和社會公眾的投訴渠道,形成公眾參與、企業自律、政府考評三位一體的行業綜合監管體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