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以“數字化背景下的ITS創新發展”為主題,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智能交通行業發展,來自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住建部、國鐵集團、中國民航局,以及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和相關單位領導,全國交通運輸、交通管理、電子信息、汽車、軌道、航空、水運等智能交通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高校學者、企業高層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2022中國智能交通大會開幕式上,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李朝晨致歡迎辭,他指出數字交通建設關鍵技術研發和重點領域的突破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良好的發展環境和跨領域、多層次人才的支撐保障。
科技部科技部高新司二級巡視員柏杰以連線形式出席活動并致辭,他強調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材料、新能源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已經成為面向未來交通運輸系統發展的根本途徑。
歐洲智能交通協會CEO Joost Vantomme,日本智能交通協會專務理事山本昭雄,IEEE ITS協會主席、約翰開普勒大學教授Cristina Olaverri Monreal以視頻方式出席活動并致辭。
大會高層論壇邀請到多位院士進行主旨報告。科技部原副部長黃衛院士進行了題為《新時代發展要求與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報告,他認為近些年來,我國智能交通在改善交通安全和緩解交通擁堵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成效顯著。
北京大學教授高文院士進行了題為《數字視網膜技術及其標準化進展》的報告,他指出快速增長的城市攝像頭網絡產生了大量具有時空尺度的圖像和視頻大數據,給城市大腦的感應體系建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武漢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嚴新平院士進行了題為《水路交通系統智能控制的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他強調控制系統是保障水路交通系統綠色、低碳、智能、安全運行的關鍵,其自主可控至關重要。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孫逢春院士進行了題為《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汽車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報告,他表示構建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汽車管理與服務技術體系,實現新能源汽車安全可靠應用是消除消費者焦慮、推動產業發展的必要支撐和保障。
第十七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全體大會中,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孫正良所長、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孫亞夫副總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吳志新副總經理、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孫建宏副總裁、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李愛民副院長、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四海總裁、八維通科技有限公司楊宏旭書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都創新研究院張學軍副院長、予途交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楊大凱總經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通與運載工程學科項目王之中主任、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賈利民首席教授圍繞數字化背景下的智能交通新技術、新應用、新發展進行了前沿技術與落地案例分享。
大會高層論壇還舉辦了2022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本年度共授獎科技進步獎52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8項;技術發明獎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優秀創新人才獎11人,其中,優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獎10人、優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獎1人。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交通處原處長武平研究員,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原技術總師、交通處原處長金茂菁研究員榮獲“2022中國智能交通年度人物”稱號。此外,中國智能交通協會還發布了《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發展年鑒(2021)》以及《2022智能交通產品與技術應用匯編》。
活動將在未來兩天持續進行,舉行城市智能交通、道路交通控制與優化、交通數字化等綜合性高端會議,城市、公路、軌道、水路、民航、汽車、安全、規劃等智能化專題論壇,以及智能交通產業論壇、運營商賦能智慧交通創新論壇、“北斗+數字交通”創新應用發展論壇、智能網聯創新發展及產業論壇等,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