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做好交通運輸工作?
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等四部門出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為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切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明確方向。
在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完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發展以鐵路、水路為骨干的多式聯運,大力推進鐵水聯運,持續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鼓勵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間配送等運輸組織模式發展。
在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方面,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有序開展純電動、氫燃料電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車輛、船舶的試點;推動新能源車輛的應用;加強交通電氣化替代,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提高燃油車船能效標準,制修訂適應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的營運車輛能耗限值準入標準。
在積極引導低碳出行方面,意見提出,要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提升綠色出行裝備水平,大力培育綠色出行文化,完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整體提升各城市的綠色出行水平。
在增強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新動能方面,意見提出,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目標要求全面融入各地區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合成燃料等低碳前沿技術攻關,鼓勵支持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低碳技術和裝備研發,培育行業相關領域重點實驗室,加強交通運輸領域節能低碳技術宣傳、交流、培訓以及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加強政府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法規、標準、制度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碳排放權、用能權有償使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的新局面。
【來源:中國環境網】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