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城市數字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山東16個設區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腦”,建設1200個智慧社區,打造2000個惠民應用場景。這一背景下,如何建好、用好智慧城市,真正幫助城市實現高效治理,讓市民享受數字紅利,成為智慧城市落地使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個好的智慧城市必須是可以實現從家庭、社區到城市,提供全場景的智慧化服務,從政府端、行業端提供智慧化的服務,最終為在城市中的人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會上,陳維強博士在發言中表示:基于此,海信從頂層設計入手,打造了以“人的體驗”為核心的“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
相較于業內動輒幾億元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而言,海信的方案中沒有多余的數據中心、智能設備堆砌。“海信從業務應用的角度出發,在‘城市云腦’和‘海信云腦’這雙云腦架構下,實現數據、業務的深度融合,從中挖掘體驗場景。”陳維強博士介紹,截止到目前,從家庭中冰箱的沉浸式跨屏社交,到社區內“高空拋物”追蹤到戶,再到城市端輔助決策的領導駕駛艙……海信已經成功打造了150多個智慧場景,“智慧新生活之城”的藍圖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2021年,海信與青島市大數據局共同打造的 “青島市城市云腦”1.0 版本正式落地青島。海信“城市云腦” 打破了部門之間數字壁壘,已接入了41個單位的154個業務系統、297個場景,匯集了超13億條數據,每天處理城市各類問題超過1.4萬件,幫助青島實現了“一屏觀一城”。
會上,海信還正式上線“市區一體化城市云腦群”。該項目依托城市云腦群技術構建了統一、融合、互通的跨部門、跨區域總體建設方案,既保證市、區各云腦信息安全和隱私,又可以根據需要互通、交互、協同。而這也將加快市級“城市云腦”向縣(市、區)賦能,全面支撐縣域智慧化管理和服務需要,真正實現上下協同、一體聯動。
目前,海信在智慧產業已經深耕20余年,服務全國169個城市,先后在貴陽建設了全國首個5G技術賦能的智慧街區、在青島上流佳苑、天悅小區等打造了智慧社區樣板;2020年,海信正式發布的“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并落地青島市南區;海信“城市云腦”項目也先后落地廣東江門、內蒙古包頭等城市……根據規劃,到2025年,海信智慧城市版塊業務將達到100億規模并超越“BATH”(百度、阿里、騰訊、華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