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是中國乃至世界智慧城市建設最活躍的地區,并將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群建設的標桿和樣板。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世界級智慧城市群將橫空出世。
近年,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布局智慧城市建設。中國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在許多領域走在了前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確定的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累計已達749個,并形成多個智慧城市群。這其中,珠三角智慧城市群是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讓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歷史性機遇。
01
不僅是建世界級城市群,
更要建世界級智慧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的最終目標是對標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及日本東京灣區,并成為與之鼎足而立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2020年年底,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約7000多萬,經濟總量超過12萬億??梢哉f,放眼中國,沒有哪一個區域具有這樣的優勢。就是放眼世界范圍內,能有這樣優勢的灣區,也屈指可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五大戰略定位: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如果這五大戰略定位都如期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的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和智慧城市群。
那么,粵港澳大灣區何以能成為世界“四大灣區”和世界級智慧城市群?
02
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實力
和智慧灣區發展前景
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擁有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廣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廣州、深圳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樞紐,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同時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香港、澳門國際化程度高,服務業高度發達。
香港就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澳門是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廣州和深圳都是中國一線城市,廣州是著名的“商貿之都”,深圳是著名的“科技創新之都”。珠三角其他七市也都各有優勢。
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具備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作為全球四大灣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共有約1800家上市公司。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70%以上,新興戰略企業占比達50%。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和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強粵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統一標準,開放數據端口,建設互通的公共應用平臺,建設全面覆蓋、泛在互聯的智能感知網絡以及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空間信息服務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區。推進電子簽名證書互認工作,推廣電子簽名互認證書在公共服務、金融、商貿等領域應用。
共同推動大灣區電子支付系統互聯互通。增強通信企業服務能力,多措并舉實現通信資費合理下降,推動降低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游費,并積極開展取消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游費的可行性研究,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智慧城市的發展,讓科技應用深入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信息的互聯互通,將大大加速各城市經濟要素的區域流動,城市與城市的邊界將逐漸被打破,城市的經濟能量將不斷釋放?;浉郯拇鬄硡^,作為未來中國最活躍最發達的創新發動機,無疑將成為智慧城市群的標桿和樣本。
近年,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03
廣東省將在粵港澳大灣區
智慧城市群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粵港澳大灣區11城市中,廣東省占了9個,其中GDP超萬億的城市4個?!稄V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有條件的城市構建數字孿生城市,實現實體城市向數字空間的全息投影,增強城市治理靈敏感知、快速分析、迅捷處置能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
近年來,廣東一直走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前列,尤其是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建成智慧城市群后,深圳、廣州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提速。
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堅持智慧創新、數字賦能,前瞻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城市大腦、打造多元融合應用場景,實現城市全域感知、全網協同和全場景智慧,打造全國領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全省實現5G網絡城鄉全覆蓋。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2020粵港澳數字大灣區融合創新發展報告》指出,珠三角九市數字經濟指數呈現出明顯的“兩核多梯次”分布體系。深圳在9個城市的數字經濟指數排名中居首,與廣州共同組成第一梯隊,兩個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總得分均超過了80分,得分超過50分的城市包括東莞、佛山和珠海三地。
深圳、廣州智慧城市建設水平全國領先。其他七個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可謂百花齊放,姹紫嫣紅。我們僅以珠海為例。2021年,珠海市發布《珠海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規劃》。
《規劃》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堅持全市統籌規劃、整體布局、集約部署、協同聯動,資金將重點投向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部署泛在智能的數字基礎設施,構建智能一體的“城市大腦”,深度賦能四類智慧應用場景,推出多個智慧應用,打造“1+1+4+N”的智慧城市總體架構,打造全國領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助力珠海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未來型生態型智慧型城市,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建設提供核心支撐。
截至2020年底,珠海光纖入戶率達165.6%,位居全省第一,累計建成5G基站6590座。橫琴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成使用,國際通信環境不斷升級。
按照建設規劃,到2022年珠海市將建成1.9萬座5G基站,率先建成5G+千兆光網的“雙千兆”城市;“城市大腦”建設初具雛形,數據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重點公共區域視頻聯網率達100%,城市路口智能交通信號覆蓋率超40%;惠民便民服務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超88%。到2025年,珠海將成為全國領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
不但珠海,東莞、佛山等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未來,廣東9市將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結語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為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內的11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浉郯拇鬄硡^各城市都相繼發布了智慧城市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世界級智慧城市群將橫空出世。
本文作者為法國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專家,世界無人機大會主席,CPSE安博會組委會主席,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