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烽火成功中標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信息化建設示范工程。歷經5年風雨洗禮,終于開花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
近期,烽火成功中標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信息化建設示范工程。歷經5年風雨洗禮,終于開花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綠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徑”;“要繼續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構建綜合、綠色、安全、智能的立體化現代化城市交通系統。”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做出了要發展智能交通的指示,為城軌交通發展明確了路徑指向。為此,建設智慧城軌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具體行動實踐,城軌云是智慧城軌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技術支撐。烽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ICT融合軌道交通,全面提高城軌綜合運營能力、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為智慧出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信息化云平臺為貫徹落實國家新型智慧交通的政策和要求,順應軌道交通行業和技術發展的需求,加強信息整合、實現各系統數據共享,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結合武漢地鐵實際,推動網絡化建設、網絡化運營和網絡化管理,實現現代化管理和精準化經營,以踐行“智慧地鐵、文化地鐵”理念和武漢市建成“世界級地鐵城市”目的,并實現對城軌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準研判、協同指揮和應急處置的“互聯網+城軌交通”的目標。
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信息化云平臺是武漢地鐵專有云平臺,也是全國領先的地鐵線網云平臺。該平臺是全國地鐵線網云化的示范工程,將為后續各地地鐵的線網云化提供指導意義。
武漢城軌云建設遵循 “1 3 5 3 1”的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總體框架(如上圖),即:
建設一個平臺,即城市軌道交通云平臺,依托云計算技術,進行計算、存儲、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依托三張網絡,即安全生產網、內部服務網、外部服務網,按分類、分級基本原則部署應用系統。
拓展五大領域,即乘客服務、運輸指揮、安全保障、企業管理、建設管理。
構建三個中心,即生產指揮中心、乘客服務中心、企業管理中心。其中,生產指揮中心承擔安全生產、應急指揮功能,主要包括通信、信號、自動售檢票、乘客信息系統等;企業管理中心承擔企業內部信息化功能,主要包括各類管理系統,如人事、財務、資產、檔案管理等;乘客服務中心承擔對外公眾服務功能,主要包括智慧出行、智慧商務等。
打造1個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門戶網站。
資源整合 數字賦能
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信息化云平臺徹底打破此前“按線、分專業”獨立設計、分期實施、逐步形成的網絡架構,也無需像以前幾條線路就建一個區域控制中心,僅需在國博中心、光谷各建設一個線網中心,即可實現武漢全地鐵各線路的線網集中指揮、集中調度、統一管理。后續新建的線路,均接入到云平臺上,實現各個系統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數據的共享,為將來進行大數據挖掘、智慧出行、電子商務等提供有力支撐。
項目建設完成后武漢將實現軌道交通制式全覆蓋、業務全覆蓋。運營組織由單線獨立運營進入網絡化合署運營時代,烽火在其中提供了多項創新的專題解決方案,實現了總體架構創新、信息資源共享、通信網絡整合、運維體系完善、建管統籌加強、應用水平提升、基礎設施集中、安全管控強化、標準規范健全。烽火將以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全面助力軌道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推交通強國建設目標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