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為了加強對貨運車輛的安全與秩序管理,貨運車輛進出市區前需要先申請通行證,經過審批后,才能在市區按照審批的規定時間與線路行駛。宜春作為“貨運之都”,有重型貨車13萬多輛,重型半掛車5萬多輛,貨運企業達1萬多家,警力少、覆蓋面廣、管理壓力不斷攀升。
據宜春市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李警官介紹,以往,企業及駕駛員辦理通行證需要在取得環保證后,再到交警辦事窗口遞交相關紙質資料,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半天到1天時間才能完成審批,而若遇上無人值班的節假日、周末或晚上,則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遇上資料不全的情況,還需要“重復跑”。貨運車輛通行證紙質材料復雜,流程繁瑣,不僅給龐大的貨運司機群體造成了辦事難的困擾,也給交通管理者增加了繁重的審批工作。
秉承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原則,今年,宜春交警與海康威視攜手打造了貨運車輛電子通行證管理系統,建立了高效便捷的網上申請、審核、發證全閉環電子化審批制度,減少辦事流程,提升審批效率。電子通行證推行后,不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節假日、晚上,企業或駕駛員只需通過“暢行宜春”微信公眾號,上傳相關資料,經后臺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后,即可完成貨車電子通行證的辦理。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平均10分鐘即可完成線上申請。
“太方便了,不用再走繁瑣的流程,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提交申請,最快的時候1分鐘就審批好了,這樣一來,節省了我們不少時間和精力。”宜春深燃天然氣有限公司調度中心班組長李彤說,公司基本每天都有車輛需要辦理通行證,和之前每天來回跑交警大隊辦理通行證相比,線上辦理最方便的就是,需要申請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提交,實時進行辦理。
從“重復跑”到“零次跑”,大大縮短審批時間,宜春是怎么做到的呢?
據了解,宜春交警基于海康威視智慧交通數智底座,構建了一體化通行證管理體系,實現檔案化信息管理、流程化通行證申辦,從后臺對貨運車輛電子通行證進行“六管”,即管審批、管狀態、管路線、管地點、管區域、管放行,實現貨運車輛通行的大數據綜合應用。
“這個系統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提升了交警工作的科技信息化含量。”宜春市交警支隊副政委陳德勇說,在通行證審核時,基于宜春交警的大數據平臺,系統會自動顯示出車輛信息、企業信息等數據,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或運輸企業,鼠標一點就可以查看企業隱患詳情,為通行證申請審批提供了全面充分的車輛、企業信息支撐,解決了車輛通行證審核依據不夠全面的困擾,幫助審核人員快速高效的判定是否通過完成通行證辦理。
同時,系統還可以自動對審批中的車輛路線進行關聯管理。以往,在審批時要配置車輛路線,需要審核人員對沿途路口的電子警察一個個手動添加,耗時耗力,而現在通過后臺可視化的方式就可勾選出路線,還能批量進行關聯路線的調整,實現了通行路線電子化繪制,極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
陳德勇表示,通過把線上辦理的通行證數據實時傳入到宜春智慧交通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實現貨運車輛通行證從申請、審批到通行路線配置一體化管理,不僅為貨運車輛駕駛員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服務,而且還提高了交警部門的綜合管理效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