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峰會2021將在重慶舉行。本屆峰會由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共同主辦,重慶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總隊為支持單位。峰會以“智聯山城·渝見平安”為主題,邀請來自公安部、各地交警總隊、支隊主管科技信息化建設的業務骨干、業界知名學者和生態伙伴等900余名嘉賓,共同探討新技術在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的實踐應用,分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創新應用成果,為實現“減量控大”、“疏堵保暢”目標獻策獻力。此外,第十二屆中國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博覽會暨公安交警警用裝備展也將于5月12日至14日在重慶舉行,屆時華為展臺將會從全域安全、精細治理、主動服務、新型警務等多個維度展現數字科技賦能智慧交管的成果及眾多智慧交管的創新應用。
華為愿做智慧交管同路人,深耕同行、合力共進。
科技賦能,推動轉型,智慧交管助力實現車暢于路
作為政策導向型產業,智慧交管在享受政策紅利時,急需一場數字革命。
近年來,聯接、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正在推動千行百業迎來數字化轉型。而此前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推動聯接、AI、大數據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構建泛在先進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實現“減量控大”和“疏堵保暢”目標。
車與路,一對天然矛盾體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交通現面臨著人、車、路持續高速增長的現狀,隨之產生的路網供需矛盾加劇,不僅影響了人民群眾的交通出行體驗,同時也使交通安全防控管理規模呈幾何級增長。
面對越來越高的管理要求和越來越復雜的管理環境,傳統管理手段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快速發展的要求,要解放警力,提高執法水平、快速反應能力和工作效率,必須大幅度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的數字化轉型速度和科技應用水平,以各大信息平臺為依托,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管理等多種手段破解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各種難題,這是推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簡而言之,安全便捷的出行、完善精細的管理是智慧交管之核心訴求。
數字賦能的智慧交管是一個全新的業務模式
數字技術具有萬物互聯、智能感知和融合開放的特點,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傳統交通管理模式正逐漸轉向“智慧交管”的全新模式,交管部門正逐步構建起安全、有序、高效的綜合交通管理體系,有效地提升了交通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進而推動交管行業數字化轉型,為實現“疏堵保暢”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切只為:人悅于行,車暢于路!
解放警力、高效管理,智慧交管為最可愛的人打造最有“AI”的路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7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量更是高達4.56億人,并且二者均呈逐年上升態勢。如此龐大的交通規模,給奮戰在交通管理一線的“最可愛的人”造成了巨大的管理難度。面對嚴峻的交通現狀,在交管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手段提升交警指揮調度能力和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成為了交管部門關注的重點。
以往遇到道路擁堵情況時,執勤交警需要深入到市區各個道路的擁堵點,現場進行交通疏導。遇到惡劣天氣時,不僅交通擁堵的時間更長、車輛更多,而且極大消耗警力。
為此,華為攜手“懂行人”,打造交管智能體解決方案,在交管行業已經實現百余城落地,對交通資源的調度、交管數據的整合、交通流運行趨勢的預判等業務能力實現大幅提升,賦能交管部門擁有交通流量的實時感知能力,在對擁堵時段、擁堵程度等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按時、按需分配執勤警力,實現情指聯動、快速反應,在減輕交警的執勤壓力的同時,提升交通疏導效率。
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復雜的道路環境會進一步加劇事故點周圍的道路擁堵情況,若僅依賴車主或群眾主動報警獲知警情,信息的滯后性會大大影響交管部門的警情響應及處理的效率。如今,在華為技術加持下,能夠快速發現事故警情并及時進行上報,實現警情的快速反映和及時處理。與此同時,部署于云端的AI組件能夠實時分析事故現場周邊的交通流量,進而通過向機動車駕駛員推送繞行提示或通過智能控制信號燈時長等方式來疏導交通,緩解事故現場周邊的擁堵現象,為奔赴事故現場的交警和急救團隊開辟出一條有“AI”的綠色通道。
實時感知,動態優化,全息路網實現人車路協同
在本屆交博會上,華為將帶來全息路網技術的實戰成果展示,憑借多維數據感知、邊緣統一計算擬合、安全與暢通態勢實時監測、個體級車道級精準數據分析、全息健康檔案生成等能力,讓整個路網的健康運行得到全方位的實時看護,真正實現路網的精細化治理。
從傳統走向全新模式,智慧交管也在探索中前行。并逐步從以往以功能為主打的項目建設,轉向管理更加人性化,以體驗為主,更方便高效的全新模式,讓每一位城市交通管理者、交通參與者都從中獲益。
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峰會2021開幕在即,據悉,在本屆峰會上,演講嘉賓將展示更多的智慧交管應用案例,屆時我們不僅能近距離了解到一系列先進裝備和前沿科技,還能聆聽到專家學者對智慧交管未來發展方向的專業解讀,在溝通與交流中共啟智慧交管新未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