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你在哪里過?在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的積極倡導下,不少在合肥務工人員選擇“留肥過年”,市內交通保暢行、保安全仍是交通部門春運期間的工作重心。不過,面對這場 “期末考”,合肥交通的答案是:穩!
自信,直接來自合肥市數據資源局連續第二年發布交通數據報告,向市民交上了一份閃亮的“答卷”。
2021年2月9日,合肥市對外發布了《合肥城市大腦·城市立體交通數據分析·2020》報告(以下簡稱《年報》),梳理總結2020年“城市大腦”在合肥城市立體交通,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車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用數據展示了城市交通狀況持續向好的狀態。
近兩年,合肥市積極擁抱智慧交通,聯合科大訊飛啟動“城市大腦·交通超腦”建設,在治堵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成效?!赌陥蟆分斜硎?,“2020年合肥道路整體暢通率較2019年有所提升。”其中,二環內工作日高峰期主干道暢通率較2019年提升了0.94%。
《年報》同時還征引了第三方的分析數據,用“一升一降”的排名佐證成效。據高德地圖《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15個新一線城市中,合肥市2020年交通健康指數排名第5;百度地圖《中國城市交通報告》顯示,合肥市交通擁堵指數排名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持續下降,由2019年Q1的第5名下降到2020年Q3的第25名、擁堵指數環比下降3.87%。
2020年合肥交警在軟硬件層面同時推進“交通超腦”升級,建成交通全息感知體系,提高交通綜合管控智能化水平,讓大腦的能力在全市范圍內觸地。
根據《年報》顯示,至2020年底合肥市全部燈控路口、交通視頻監控點位、電警、卡口、違停抓拍點位完成建設改造,均已接入“交通超腦”數據平臺,平臺平均每天匯聚整合交通多源異構數據2億余條;以海量源數據為基礎內修A.I.能力,“交通超腦”已創立了針對交通路況預測、擁堵成因分析、出行誘導模式、交通事件處置、惡劣天氣干預、重點車輛管理六個大類的交通專項模型和信號優化控制策略,城市級的交通狀況與分析實現“一屏感知”。其中交通路況預測模型已覆蓋合肥市區1332個路口、649條道路、50個網格區域。
“交通超腦”應用價值的快速觸地,背后是“建”、“用”的無縫銜接。在交通超腦技術加持下,合肥交警支隊的工作模式與過程在2020年得到做了系統性升級,網上勤務、視頻巡邏、定點執勤、路面巡控、精準打擊的運行機制得以實現,提高了事故快撤快處、擁堵路段快速增援能力。合肥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陳建梅表示:“通過平臺整合應用,我市交通違法、交通事故等有關業務數據的非現場采集、預警和處置的總量逐年上升,交通安全感和滿意逐年提升。”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不僅需要“智”,更需要“治”。《年報》系統地介紹了合肥市2020年在道路基礎設施改造與信號智能優化方面的治堵進展。
基于“交通超腦”數據分析,對群眾關心的、切實影響交通出行的堵點亂點開展“微創”治理,成功挖掘出常發堵點96個、擁堵路段67條、擁堵區域4處,先后制定了5批共96個擁堵點改造計劃;并聯合科大訊飛成立信號優化配時中心,完成對全市1080重點路口的診斷工作,針對多個堵點、干線和區域“點線面”優化信號配時。
2020年內,單點信號優化路口數從405提升至816個、區域協調優化路口數從108提升至206個,12條干線實現綠波協調優化,綠波線路總計30km,基本覆蓋了望江西路干線、黃山路干線、徽州大道干線等合肥市民可感知的交通擁堵路段。對于上班族來說,信號優化帶來了更快更舒適的通勤體驗,望江西路舉例,現在開車從文曲路到科學大道,停車次數從平均4次降低至1次,行程時間從平均720s降低至476s。
《年報》還匯報了交通服務方面的重大更新,通過數據接入“交通超腦”進一步落實線上便民互動服務。
2020年“微服務大廳”在“合肥交警”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 “電動自行車登記”、“拖移車輛查詢”、“停車誘導”等二十項服務實現了網上辦、指上辦。自上線以來,累計注冊用戶數4.9萬,交通違法舉報16.7萬條,違法處理預約49萬人次,電動自行車登記申請380萬輛次。此外,全市道路交通誘導屏與“交通超腦”實現連接,開車路上抬頭即可獲取實時路況等信息,同時路況還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臺等渠道同步,多方位引導市民出行。
當前,合肥以“交通超腦”為交通數字底座正觸地生根,將進一步打通地面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停車服務等業務之間的數據關聯,強化共性支撐能力,構建智慧交通大數據治理體系,持續推動市民出行體驗從“走得了”向“走得好”發展。
本文來源:安徽日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