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輸市場車輛保有量逐年增加,相應的交通安全管理卻跟不上形勢發展,交通事故頻發,尤其是司機超速、疲勞駕駛、兩客一危等違規駕駛行為是交通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龐大的道路交通網上,如何增強交通調度、規范交通行為、保障交通安全已經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智能交通領域,主動安全、車路協同等詞匯頻頻被提及,對待交通安全,如何謹小慎微都不為過。因為漠視安全,必然教訓慘痛。
6月13日,浙江溫嶺發生一起槽罐車爆炸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6月14日,交通運輸部加緊出臺相關通知做好危化品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返缆愤\輸安全監管執法,嚴格車輛和駕駛員的動態監控,提升主動干預能力。
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運營安全受到普遍關注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人、車、路是交通安全的三個重要因素,而車輛運營是影響車輛安全的首要環節,車輛監控系統能夠有效地提升車輛的運營安全性。
未來幾年,在物流產業壯大及各行業監控管理需求持續提高的帶動下,交通運輸安全對于車載監控的市場需求還將日益擴大。
目前視頻監控在智能交通領域比較成熟的應用主要有:用于城市主要道路及交叉路口的視頻監控系統;用于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視頻監控系統;協助公安機關偵破案件,防止肇事車輛及人員外逃的城市治安卡口系統;用于抓拍違章車輛的電子警察系統。
如今,交通已經出現了新常態,物流業的發達也使交通運輸更加頻繁,車聯網與物流的融合創新正在加速物流業的社會化發展,并形成未來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有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或將達3000億元??偼顿Y金額達34萬億的新基建正開啟5G商用元年,搭上5G“順風車”的車聯網,將于2020年迎來應用爆發期。近期,工信部等三部門下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輛智能管理)》,針對車聯網產業發展技術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及道路交通管理行業應用需求,分階段建立車輛智能管理標準體系。
車聯網物流模式正在加快形成,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未來的市場需求和創新方向,車聯網融合了傳感器、RFID、數據挖掘、自動控制等相關技術,即V2X,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典型應用。
在貨物運輸環節,車聯網借助無線通訊技術及GPS等運用,對在線車輛實時調度,動態監控,可隨時查看掌握運營車輛的車況、路況、運行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優化管理。于此同時,車載監控領域已經從管人到“人車并舉”的管理模式發展。
而駕駛安全預警系統分別針對車、人進行安全預警,又比如車載視頻監控應用平臺,其基礎數據能實現車隊、車輛、線路、站點等信息的管理,而違規駕駛統計,也能查詢司機的違規駕駛行為。
此外,借助AI賦能監控設備,對于司機的疲勞駕駛,變得有據可依,新一代駕駛預警系統,攝像頭的圖像傳感器能夠采集人臉諸多疲勞狀態數據特征,進行提取與分析處理,通過先進的疲勞狀態算法來準確無誤判斷后,進行語音燈光提示,來達到警示駕駛員,糾正錯誤駕駛行為,隨著5G等通訊科技的發展,實時上傳至云端實現遠程監控,以便車聯網大數據的分析與事后調查取證。
AI時代,再好的技術最終要落實到應用和服務,也就意味著業界要轉變認知,不要以監控者凌駕于行業,要以服務者的角色,融入到企業和車隊中去,幫助企業和車隊應用好科技工具。
車載監控運用領域不僅在物流行業有普遍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有校車、危險品運輸、工程機械車輛、泥頭車、環衛車、道路上各類運輸車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運用。
未來,5G有望在更長遠的時間為行業帶來再度產業升級,利好行業發展。在智能交通發展的帶動下,車載監控系統與相應行業深度結合的系統方向發展,勢必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