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成立了全國兩會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工作專班,協調各業務司局即時辦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做到承接一件、辦好一件、銷號一件。
截至5月27日,交通運輸部共收到來自代表、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225條,已辦結158條。交通運輸部將堅持把辦好代表、委員意見建議作為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確保相關意見建議于全國兩會閉幕前全部辦結。
為做好“六穩”落實“六保”當好先行
5月27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暨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聯防聯控機制會議、復工復產機制會議、值班值守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有關精神,研究審議《關于做好交通運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關工作的通知》等。
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交通運輸各項目標任務,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當好先行。要堅定不移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保障貨物運輸“進得來、出得去”。要堅定不移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讓交通運輸在擴大內需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要堅定不移抓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新技術給傳統交通項目賦能,讓交通項目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
全國政協委員郭繼孚:
人多車多也能少堵不堵
在上下班或是走親訪友的路上,你是否也曾經歷過大城市的“堵”,認為都是“人多”惹的禍?“與普遍認知不同,人多、車多并不一定導致交通擁堵。”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介紹,擁堵不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
郭繼孚表示,城市功能疏解不能僅僅是疏解人、疏解功能,更要疏解車。當前不少大城市以搖號方式控制機動車總量,實屬無奈之舉,不具有可持續性,長久之計還是要依靠市場經濟、技術、法律等手段綜合施策。
全國政協委員劉起濤:
建設全國高速公路“交通大腦”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系統全路網大數據整合應用還遠遠不夠,特別是數據聯網和共享方面還存在不少障礙,與建設智慧交通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起濤表示。
劉起濤建議,全面整合交通運輸行業數據資源,形成全國高速公路數據“一盤棋”部署和“一張網”采集,加快建設全國高速公路“交通大腦”,提升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運行管理能力和運輸服務效率。
兩會利好釋放汽車產業新動能
新能源汽車與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新基建”一同被提及。有專家分析,這明確了未來新能源汽車可持續推廣的方向,即在加強“新基建”的背景下,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充電樁的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行業痛點,補齊制約新能源汽車普及的短板,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水到渠成。
“兩新一重”激發動能
智慧交通持續深耕
民盟中央建議,智慧交通的頂層設計不僅要考慮先進性,更要注重系統的實用性。
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對智慧交通發展認識不足,往往也會導致智慧交通項目在采購方面存在“重價格、輕技術”的導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趙紅衛建議,鐵路應引入更多新技術,不斷提升智能控制、智能診斷、智能運維水平,進一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融合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紅旗工廠員工齊嵩宇建議有關部門積極組織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公路交通系統改造工作,采用先進的數據采集手段、綜合的數據方法、強大的信息化處理平臺,促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做好城市交通基礎信息的數字化積累,以大數據、智慧交通管理方式對擁堵區域進行動態管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