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基建火了。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熱度再次升溫。有別于傳統基建概念,城市“新基建”可采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為“原材料”,聚焦信息數字化發展方向。
全社會對“新基建”需求潛力受疫情影響加速釋放,特別是以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為代表的一系列民生關切領域。正如中國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主任孫明俊所言,“疫情提供了特殊的應用場景并催生了一批對AI的應用需求,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在此時推出,符合社會希望能有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人工智能產品提供服務的需求,勢必將全社會智能化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擁有AI技術屬性的“新基建”,在防疫期間就已充分彰顯重要意義。例如智慧城市中,以AIpark(愛泊車)為代表的智慧停車,可使北京17區道路停車實現前端“無人化”、“無接觸”的智能管理。
圖片來源:BTV新聞
眾所周知,北京作為超級城市,停車難、停車亂、管理難問題一直存在。一方面,以人工收費為主的城市路側停車亂收費昔日飽受詬病,另一方面,由亂停車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一度影響出行、難于管理。針對一連串問題,北京大刀闊斧進行路側停車改革工作,引進AI技術下的智慧停車管理設備“AIpark天眼”高位視頻作為路側停車管理首選裝備。
據悉,此類AI停車管理設備應用后,充分助力北京路側停車改革由人工收費向電子收費的轉變。因前端取消人工收費,此前由人為因素產生的黑收費、亂收費現象基本杜絕。人民日報相關報道顯示,北京停車收費價格投訴舉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0%。
“馬路簡直就是停車場,有的路上雙排停四列,只留中間一列通行,完全無法會車。”“只要能停車的地兒,都被塞滿了,甚至十字路口正中間、人行橫道都是車。”有北京居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過去居住區周圍的停車亂象。隨著北京路側停車改革的全面推進,加之AI停車管理設備的應用,這一現象也得到有效治理改善。當前,已有東城區、昌平區的AIpark“天眼”高位視頻設備增加違停抓拍功能。據了解,下一步,各區高位視頻計費設備將逐步增加違停抓拍功能,記錄違法停車,協助相關部門全面緩解因停車無序造成的交通擁堵,為市民帶來舒暢的出行體驗,改善生活環境。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滿足民生訴求方面發揮巨大能量。同時,從多個省市開出的今年投資“大單”不難看出,“新基建”項目已成為今年發展重點。貴州省公布將加快智慧停車場建設,城市停車場投資60億元以上。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5G基建在內的七大新基建領域是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大國重器。”可以預見,以AI智慧停車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基建,將站在全球創新生態角度,在提供新動能、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響。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