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2018年第17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共包含646項國家標準和11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其中涉及智慧城市建設部分標準,具體包括GB/T36622.3-2018《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與服務支撐平臺第3部分:測試要求》,GB/T37043-2018《智慧城市術語》。
據了解,《智慧城市術語》(GB/T37043-2018)標準作為智慧城市標準體系中的基礎性標準,界定了智慧城市領域中常用的術語和定義,包括智慧城市基本術語、框架與模型、數據資源、基礎設施與平臺、支撐技術、風險與安全、管理與服務等七大項相關術語,適用于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實施與運維,該標準自2018年12月28日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與服務支撐平臺第3部分:測試要求》(GB/T36622.3-2018)標準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是對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與服務支撐平臺功能及性能測試要點做出要求的依據,包括測試總則、測試環境與工具、測試管理、測試內容、測試方法、測試評價等,適用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與服務支撐平臺的測試。
回顧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建設,早在2012年,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已發布了包括基礎、支撐技術、建設管理、信息安全和應用5個大類的智慧標準體系框架.2013年11月,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技術委員會發行了《中國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研究》,其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與宜居、管理與服務、產業與經濟、安全與運維5個大類的標準,分4個層次、覆蓋了16個技術領域,包含101個專業標準,涉及國家、行業、地方標準3255個。
科技部2014年參與支持成立了國家智慧城市標準化總體組,支持總體組圍繞智慧城市技術創新、標準建設、產品應用等方向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活動,推動了科技創新、標準應用和產業發展。未來,科技部將繼續支持智慧城市技術和產業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引領帶動產業發展,推動重點研發計劃中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范工作,力爭在前沿技術布局、重大核心技術研究、試點示范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我國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是推進全面標準化建設之年,也是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第二階段收官之年。標準化是推動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基礎支撐,在指導頂層設計、規范技術架構、促進融合應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9年,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統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標準建設,加強重點標準研制,加快標準推廣應用,深化國際合作。
一、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建設
據國家智慧城市標準化總體組標準組最新會議資料顯示,我國已立項31項智慧城市國標中,1項國標已發布,8項國標已進入報批階段,約10項國標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已進入報批階段的8項國標包括:《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1部分:總體框架及分項評價指標的制定要求》、《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2部分:信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3部分:信息資源》、《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4部分:建設管理》、《智慧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第1部分:指揮中心建設框架及要求》、《智慧礦山信息系統基礎設施通用技術規范》、《智慧城市軟件服務預算管理規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對牽頭的四項國標編制進行了匯報,分別為《智慧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第1部分:指揮中心建設框架及要求》、《智慧城市多規合一技術導則》、《智慧城市數據融合第3部分:數據采集規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與服務支撐平臺第2部分:目錄管理與服務要求》,其中,《智慧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第1部分:指揮中心建設框架及要求》已經進入報批階段。
二、智慧城市最新標準解讀
(一)GB/T34680.4-2018《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4部分:建設管理》
由全國智標委指導編寫并歸口管理的關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GB/T34680.4-2018《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4部分:建設管理》,已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18年第9號)予以批準發布,2019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該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機制保障、基礎設施、社會管理、生態宜居等四個一級指標,涉及多規合一信息化平臺業務集成度、規劃數據業務支撐度、綠色建筑覆蓋率、公共建筑運行能耗率、建筑智慧化設計利用率、智慧工程管理普及率、市政管網管線智能化監測管理率、數字化城市管理事部件結案率、建設工程環境質量信息化監控覆蓋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智慧住區惠及人口百分比等11個二級指標。
該標準的發布,是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標準支撐,有利于促進城市建設的信息網絡寬帶化、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社會治理精細化發展。
(二)GB/T36332-2018《智慧城市領域知識模型核心概念模型》
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寫并歸口管理的關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GB/T36332-2018《智慧城市領域知識模型核心概念模型》,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8年6月7日發布,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標準規定了智慧城市領域知識模型的核心概念及模型組成、核心概念以及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本標準適用于智慧城市領域知識模型的構造,也適用于智慧城市信息系統之間的交換共享。
(三)GB/T36333-2018《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指南》
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寫并歸口管理的關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GB/T36333-2018《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指南》,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8年6月7日發布,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標準規定了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總體要求、基本過程及需求分析、總體設計、架構設計、實施路徑設計等,適用于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也可指導信息化領域的頂層設計。
(四)GB/T36334-2018《智慧城市軟件服務預算管理規范》
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寫并歸口管理的關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GB/T36334-2018《智慧城市軟件服務預算管理規范》,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8年6月7日發布,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智慧城市軟件服務的范圍、成本構成和預算管理的基本過程。
(五)GB/T36445-2018《智慧城市SOA標準應用指南》
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寫并歸口管理的關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國家標準,GB/T36445-2018《智慧城市SOA標準應用指南》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8年6月7日發布,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內容簡介本標準給出了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建設階段、服務水平和典型應用場景采納SOA標準應用的建議。適用于指導智慧城市信息化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與運維的SOA標準應用指南。
2018年7月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實現"六個一"發展目標,即"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8年12月27日,廈門市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提出到到2021年,廈門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在智能芯片、云計算能力、機器視覺等核心技術上要取得進展,在制造業、公共信息安全、交通、金融、健康醫療等領域積極推廣應用,全面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鏈基本完善。
除此之外,從2015年至2018年,全國共有16個省市相繼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法規、規劃性文件,內容如下表:
序號 |
時間 |
城市 |
政策 |
政策要點 |
1 |
2016-12-01 |
北京 |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 “十三五”時期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通知 |
到2020年,信息化成為全市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創新、升級發展的新引擎和小康社會建設的助推器,北京成為互聯網創新中心、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創新中心、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區。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全面建成光網城市,政企用戶寬帶接入能力達到千兆,百兆寬帶成為主流。第四代移動通信(4G)實現全覆蓋,用戶突破2000萬。物聯網感知設施和云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有線電視數字化及高清交互普及率達到90%。 |
2 |
2016-09-19 |
上海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
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便捷化的智慧生活、高端化的智慧經濟、精細化的智慧治理、協同化的智慧政務為重點,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技術產業、網絡安全保障為支撐的智慧城市體系框架進一步完善,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特征的智慧城市。 |
3 |
2017-01-14 |
廣州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
到2020年,全市信息化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基本形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智慧、融合、便捷、安全的信息化發展格局,信息化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
4 |
2018-07-12 |
深圳 |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
到2020年,實現“六個一”發展目標,即“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5 |
2016-11-23 |
天津 |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 |
到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智慧天津”,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為實現中央對天津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提供強力支撐。 |
6 |
2015-09-02 |
重慶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 |
到2020年,信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3G/4G/WLAN網絡覆蓋能力進一步加強,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臺更加完善,城市傳感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其中,路燈感知覆蓋率90%,社會公共區域視頻覆蓋率95%以上,重要隧道、橋梁等感知覆蓋率100%。產業升級、政務應用、公共服務等近30個應用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并面向全市提供智慧化的信息服務。基本建成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同步發展,智慧化水平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國內領先的國家中心城市。 |
7 |
2017-06-23 |
杭州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數字杭州”(“新型智慧杭州”一期)發展規劃的通知(杭政辦函〔2017〕64號) |
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形成統籌協調、合力推進的新局面,建成基礎信息資源有效共享、政府決策科學精準、政府工作協同高效、城市管理精細智能、城市服務主動個性、市場環境公平開放、居民生活優質便捷、產業經濟高效低碳的新格局。推動數據資源成為杭州市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宏觀決策、社會治理、制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絡安全等重要領域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利用人工智能創新城市管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
8 |
2016-12-16 |
寧波 |
《寧波市智慧城市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
力爭到2020年,全面構建起以城市大數據發展為核心,以涵蓋城市規劃、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智慧城市綜合應用體系為導向,以智慧產業融合發展為引擎,以泛在智能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的智慧城市發展體系框架。 |
9 |
2016-12-30 |
南京 |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南京市“十三五”人才 發展規劃》的通知 |
立足“十二五”發展基礎,到“十三五”末,全市人才發展“五個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提升人才規模競爭力、提升人才質態競爭力、提升人才環境競爭力、提升人才效能競爭力、提升人才國際化競爭力。 |
10 |
2016-07-26 |
青島 |
關于印發青島市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
到2020年,通過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聯通,初步構建泛在、互聯的網絡空間體系,努力形成網絡空間和物理空間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城市信息化建設先行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知名的互聯網工業城市、全國領軍的智慧城市。 |
11 |
2015-12-30 |
沈陽 |
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沈陽市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
到2020年,通過智慧城市建設,集成落實各項國家信息化政策,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輻射力、帶動力,打造國內發展創新型智慧城市樣板,智慧城市建設綜合實效進入國家智慧城市評價指標排名前10名,爭取獲取國家智慧城市相關試點示范稱號,推動沈陽市由東北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向國際化中心城市邁進。 |
12 |
2017-03-24 |
長春 |
智慧長春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 |
到2020年,長春將基本建成信息資源有效共享、城市管理精細智能、政府決策高效精準、居民生活優質便捷、產業經濟高質低碳的“東北亞綠色智慧人文之都”。 |
13 |
2018-12-27 |
廈門 |
《廈門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 |
到2021年,廈門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在智能芯片、云計算能力、機器視覺等核心技術上要取得進展,在制造業、公共信息安全、交通、金融、健康醫療等領域積極推廣應用,全面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鏈基本完善。 |
14 |
2016-11-17 |
合肥 |
智慧合肥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 |
到2020年,合肥將基本建成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進入全國領先行列。 |
15 |
2015-01-04 |
洛陽 |
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洛陽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 |
根據智慧洛陽戰略定位,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機遇,通過全社會5-7年共同努力,把洛陽建設成為中原經濟區極具特色的大數據戰略引領中心、智慧政務示范中心、智慧管理創新中心、智慧服務感知中心、智慧經濟集聚中心,信息社會發展水平走在中部地區前列,成為我國古都新韻智慧城市最佳典范。 |
16 |
2016-10-31 |
昆明 |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
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形成數據活化、研判智能的政府決策新能力,培育高端集聚、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輻射力、帶動力,打造國內發展創新型智慧城市樣板,推動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 |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