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產品迭代周期明顯快于傳統燃油汽車,且呈現加速態勢。技術和產品快速迭代也造成消費者對未來產品性能和價格的期待,降低對當期產品的觀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曾公開表示。
而從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其發展較快,增長速度遠高于燃油車。由于先發優勢,自主品牌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隨著補貼退坡以及外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推出,自主品牌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方面豐田、大眾等外資品牌將在今年上市多款電動車,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在推進國產化。補貼新政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同時,也會讓自主品牌在行業中面臨洗牌。
而今天,我們著重談下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
新能源汽車技術變革推動著商業模式的變革
車輛電動化是全新的技術,在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商業化將帶來價值主張、價值網絡和價值實現等各方面的變化,會帶來創新的商業化運營模式。
(圖片源于網絡)
首先,從商業模式的價值主張方面看,新能源汽車不同于燃油車的產品特性使其將吸引新的客戶。新能源汽車相對燃油車有更快的加速性能,能夠提供更安靜的乘車體驗,是節能環保的代名詞。新能源汽車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超出燃油年的優點吸引目標客戶,形成新的價值主張。
其次,從價值提供和價值網絡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系統從發動機、變速器轉變為電池、電機和電控,無論對于原有的汽車企業還是跨界進人的新企業,整合資源建立核心競爭優勢都是新的事物,需要新的價值實現手段來構筑差異化的能力。
價值鏈上的新企業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形成新的價值合作網絡,在產業鏈合作開始時,也會不斷的考察篩選伙伴,產生很多的博弈。例如,在電池上,電池企業一方面會 與整車企業進行合作,同時由于電池技術的重要性,有的電池企業可能會謀取更好的產業鏈地位,電池技術企業的進步與競爭力將影響到電動汽車上。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習慣明顯不同于燃油汽車,在開始階段,相關的產品技術、配套服務等尚不成熟,也需要企業建立運營公司或者租賃公司等,為顧客提供產品的同時,提供整體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最后,從價值實現看,新能源汽車要從當前較高的價格中實現盈利,需要創新的商業模式。
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的主要類型
對于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及其分類,從不同維度會有不同的劃分,研究者對此還未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我們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主要分類有以下方法:
● 按不同車型劃分為乘用車商業模式.商用車商業模式(公交、物流、出租)等,不同車輛類型的需求特點、應用場景、生產企業、運營方式以及價值獲取等是不同的,需要區分來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細分為高端車、普通車和低速車等類型采取的商業模式,也是不同價值主張的劃分方法。
● 按車輛交易方式來劃分,包括整車銷售、整車租賃(長租和短租)、融資租賃方式。目前很多的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與此有關。不同方式下企業的價值網絡合作方式有所不同。
整車租賃模式指的是,由運營商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整車,面向用戶進行長期(至少半年)的租賃服務。消費者只需按月支付租金和充電費,租賃期內發生的車輛維修保養和保險等費用都由汽車經銷商承擔。目前,傳統的租賃模式已逐漸向多元化模式演變,包括了分時租賃、長期租賃以及一站式租賃三種服務。
融資租賃模式有兩種形式,包括金融機構主導型和專業運營商主導型。如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以融資租賃的形式買下電池,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租給公交公司使用,可以減輕公交公司的付款壓力,屬于前-種方式。由專業運營商從金融機構融資,一部分提供給公交公司購買裸車,另部分由運營商購買電池、提供電池維護保養以及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融資租賃的資金由政府提供的融資租賃補貼和運營維護補貼分期償還,是后一種方式。
● 按照能源補充方式來劃分,主要包括充電模式(有線、無線)、換電模式和充換結合的模式,充換模式的選擇不僅影響到消費者的使用方便,也反映著汽車行業與能源行業合作的方式。
● 按照主導企業的差異化能力來劃分,包括企業是垂直~體化方式還是采取合作方式為主,是傳統企業還是跨界的企業,是采取互聯網的輕資產模式還是實業參與的重資產模式。不同的企業具體的做法又是完全不同,可能有不同于行業企業的差異化的戰略和運營方式。這里主要涉及的是商業模式的價值提供和價值創造。
此外,也有從其他方面劃分商業模式,如按照技術路線,不同的地城,產品的銷售渠道、產品的售后服務解決方案等來劃分商業模式。
當下,不論何種商業模式,如何應對內外部的變化和壓力,將成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急需思考和解決的難題。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