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化改革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副部長劉小明介紹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李小鵬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與相關部委建立跨部門的協同工作機制,力爭在國家層面出臺自動駕駛發展的指導意見。
李小鵬表示,自動駕駛是交通運輸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交通運輸部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應用高度重視。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加強部際協調,和相關部委建立跨部門的協同工作機制,力爭在國家層面出臺自動駕駛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外,交通運輸部將在加強研發、加快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和出臺、審慎開展應用示范試點、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工作。
2月28日,無人駕駛概念板塊大幅上漲。截至收盤,浙江世寶、萬安科技、拓普集團漲停,路暢科技、高德紅外、千方科技、海馬汽車漲幅均超過5%。
政策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相關政策法規陸續發布。2018年4月,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出臺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首次從國家層面就規范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做出了規定。2018年7月,交通運輸部出臺了《自動駕駛封閉場地建設技術指南(暫行)》,對各地封閉場地測試的建設進行指導。2018年12月,工信部制定發布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促進車聯網產業的跨行業融合。
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無人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大量資本進入行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駕駛投融資市場形勢大好,在2017年中國無人駕駛企業融資組成情況中,出行服務融資金額最多,融資金額達到144.23億美元,其后是整車制造企業,融資金額為34.22億美元,其后分別為單點技術方案、整體解決方案、傳感器及技術硬件,融資金額分別為4.94、2.52、1.39億美元。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無人駕駛產業鏈主要由OEM、Tier1(ADAS)廠商、Tier2(毫米波雷達、電子轉向、電子制動等)廠商構成。國內企業方面,華域汽車和均勝電子的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配套上海汽車、吉利汽車、蔚來汽車等客戶;德賽西威、華陽集團、保隆科技等拿到多家車企定點訂單。在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緊急自制系統、電子駐車系統、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方面,拓普集團、亞太股份、萬安科技的初代產品均已實現量產,新一代產品處于測試階段。
天風證券汽車分析師鄧學表示,國內自動駕駛研發配套措施逐步落地。隨著電動、電子、網聯、AI等技術應用發展,相關企業的產品將迎來放量期。無人駕駛產業化進程值得期待。
對于網約車出現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目前滴滴出行、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曹操專車、易到用車、美團出行、嘀嗒出行、高德等八家平臺企業已就相應問題提出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在進行之中。
(圖片源于網絡)
劉小明稱,從全國來看,目前已有247個城市發布了網約車規范發展的具體辦法和意見。11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了經營許可,全國已經發放了網約車駕駛員證68萬本、車輛運輸證45萬本。
不少車企布局了網約車業務。2019年1月,江淮汽車旗下移動出行平臺“和行約車”上線。“和行約車”立足合肥,初期投放車輛一萬輛,力爭三年內達到自有車型5萬輛,業務覆蓋全國主流城市。2018年7月,一汽、東風、長安成立T3出行服務公司,利用三方在車輛資源以及渠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市場化運營。2018年8月,長城推出“歐拉出行”,定位于互聯網+新能源出行服務平臺,首批運營車輛將首先在河北保定城區進行投放。此外,眾泰與福特組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戴姆勒和吉利合作專注高端專車服務,上汽成立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等。
從目前情況看,車企網約車業務主要采用重點城市突破的策略,重點開展本地以及周邊區域業務,后期逐步擴張。以曹操專車為例,其首先在寧波上線,逐步擴展至杭州、南京、青島、廈門、成都等地,采用車型主要為吉利帝豪EV。
東北證券認為,車企網約車業務目前仍局限于少數城市。由于車企網約車平臺均采用B2C模式運行,在車源、車輛一致性、車況、服務標準化、安全性方面有較大優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