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車聯網示范驗證項目在物博會期間引起了國內外同行非常強烈的關注,規模比較大,總共升級改造了無錫市2個區,240個路口的信號控制路側的感知設備,并且加裝了通信設施,同時生成了26個應用場景,有眾多的車企參與。
項目背景
無錫是物聯網感知中心,每年9月份都在無錫召開全世界的物聯網大會,應該說是無錫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在現實發展的環境下,我們考慮共同推動打造這件事情。首先是技術產業發展現實的驅動,這是我們的任務,包括這幾方面的因素。
● 政策支持。近兩年來我們國家非常重視車聯網的發展,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并且發布了《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指南》《自動駕駛政策指南》,國家在政策方面大力推動。
● 通信技術的發展形成了重要的支撐。LTE-V2X已經成為國內外車聯網、車路協同的一個標準一個共識,特點是比較突出的,通過LTE可以實現路側和車的高可靠的低延遲的通信,而且支持向5G的平滑演進,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的I3支持Uu和PC5口直接通信。
(圖片源于網絡)
● 在汽車行業,智能車的終端發展非常迅速,可以說力度非常大,無論是新車前裝升級,還是后裝的后視鏡智能終端等等,發展得非常成熟也非常迅速,自動駕駛測試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的認知,也就是說有這樣一個共識,自動駕駛離我們比較遠,也有比較長的時間,完全單車智能化的發展,現在在我們國內的環境基本上不太具備。在車路協同的環境下,發展自動駕駛也成為業內一個共識,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背景。
項目實施
在全國放改服的大的背景下,交通管控也受到管理即是服務的理念驅動。以前紅綠燈狀態的信息,信號配時的信息,設置綠波的信息,可變車道的信息,這些都是在公安交管內部使用的,我們很多在路上開車是不知道這些信息的。我們很多業內的同仁都非常希望這些不涉及到隱私的信息能夠大幅進行開發。我們嘗試著大量開放交通管控信息、交通運行信息,我們把這些信息推給智能終端高德、百度,這樣也就推動了公安交管自己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把控制的信息轉化成服務信息,精準地推出去。實際上在車聯網之后,車聯網也成為了公安交管部門一個數據信息來源,這是相互推動的一個過程。
1.路口端側智慧節點初構
要推送出這些信息,首先在端側、在路口需要設置智能化的設施,我們在240個路口每一個進口車道都加裝了一個檢測系統,把紅綠燈的方案信息推出去,構造路口端側智慧節點,從傳統的控制路口信號燈轉換,分離沖突交通流運行,到實現集交通感知、信號控制、網聯通信、數據交換于一體的智慧節點。
2.中心智慧管控的能力升級
中心智慧管控的能力升級,數據驅動,交通運行狀態監測、信號控制運行狀態、城市運行態勢研判。精準診斷,交通狀態診斷預警、信號控制問題診斷、中心信號方案優化。主動服務等系統。
3. 為老百姓提供精準出行服務
有了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為老百姓的出行能夠提供精準的服務,這些精準的服務體現在出行前和出行中兩個方面。
在出行前,車輛年檢的信息和違法記錄信息等可以第一時間推送到車上提供給駕駛員,駕駛員還可以提前了解前方有無擁堵、施工等狀況,提前知道出行信息。在出行的過程中,當車輛到達前方路口,信號燈狀態將實時準確地傳送到車輛,時間的延遲在20毫秒內,這一范圍肉眼難以識別。系統還提供潮汐車道提示、前方擁堵信息,以及前面提到的施工信息等,最終的路徑選擇權依然屬于駕駛人。以前我們可能開車趕上綠波,交管配時做得比較好,綠波做得比較好,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系統提前把綠波信息一段一段傳遞給駕駛員,并且告訴他再往前走是紅波了,每走一次都會遇到紅燈,讓駕駛員自覺選擇自身的路徑,還可以提示前方是左轉不是直行,提示駕駛員提前變道,總的目標就是要讓駕駛員先知先覺。這次試點的過程中,所有的交互都要以語音式的交互、播報的方式進行,和駕駛員進行語音互動,盡可能讓駕駛員有先知先覺的感覺。
(圖片源于網絡)
車聯網對于重點車輛也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公交車、救護車等重點車輛實時向管控中心提供位置信息。救護車推送的信息不但是讓救護車實現在路口的優先通行,也推給了其他車輛,告知駕駛員前方有輛救護車,請駕駛員讓開生命通道。
公交優先方面,在本次項目中無論是車內還是車外,把公交車的信息推出去了。我們希望開公交車的人是自豪的,坐公交車的人是自豪的,這才是公交優先落地。
這次無錫的項目涉及到很多行業,第一個是科研、第二個是公安交管、第三個是運營、云平臺運營服務商,大家在各行業共同的努力之下才取得了項目的成功。這次學習過程中,希望和大家分享習總書記的一句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個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
通信以及大量的技術在不斷地突破,如果整合這樣一個生態,大量地打造,確實會給我們的交通和日常生活帶來一個不一樣的局面。車路協同不是獨立的,自動駕駛也不是獨立的,智慧交通也是一樣的。在打造智慧城市的大環境下,我們覺得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應該更多地融人到整個城市,智慧交通大的框架體系里面,車輛聯網實現后,大量的信息會反哺賦能智慧交通網絡和老百姓的出行。
下-步工作
1.前端應用和平臺能力豐富
我們在無錫打造的一個示范只是一個開始,一個規模化的驗證,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在前端的應用方面,大量功能的信息被推送到了車輛終端,如何讓這些信息更好地提醒老百姓的出行,提供精準的路況,并且輔助進行V2X駕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時交管數據平臺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在無錫,高德把自身擁有的移動互聯網數據全部傳到了這個平臺上,接下來百度也是一樣;我們把管控的信息通通推給了百度,由此他們得以把導航做得更加精準,把路況的巡航做得更加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利。
2.信息交互安全及身份認證
通信雙方首先要確認對方的身份,然后才能進行握手通信,只有在基于電子身份認證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信息安全的交互。我們正在推動的汽車電子標識的普及,接下來我們的攝像頭、攝像機等設備同樣要進行一個數字化的標識,才能夠進行信息安全的交互。
3.制定交互的標準或者規范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涉及汽車、智能承載終端、通信等方面,我們正在對此進行聯合討論,但公安系統已經開始啟動這項工作,制定信號機信息的標準。對于可變限速、可變車道等這些可以聯網的路況管控設施,需要進行個數據的交互,我們也在考慮制定數據交互的標準。
通過做無錫的車聯網讓我們有了幾個非常大的感觸,我們覺得未來的智慧交通確實是首先要做一個比較好的生態,我們任何一家、任何一個行業,確實是很難獨立性、覆蓋性地把它完成,所以我們要攜手共同打造一個生態 ,共同尋找一條現實可行的發展路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