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為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過去十多年,各國不斷大力投入建設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所蘊含的智能互聯、協同創新、宜居宜業等理念,亦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應有之義。
過去二十年,粵港澳大灣區孕育了智慧園區的投控公司、智慧安防的英飛拓、5G建設龍頭華為、智慧建筑的萬科等一批建設智慧城市的領軍企業。
權威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中國以500個試點城市居于首位。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與智慧城市群建設尤為看重創新與技術能力,在粵港澳大灣區里,擁有騰訊、華為、華大、英飛拓、大疆、格力等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相當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鏈,是中國最有望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
深圳作為創新之都
深國資擔當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的領頭羊
深圳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之城,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根據德勤2018年發布的《超級智能城市》報告就顯示,深圳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得分排名中位居第一。
● 目前,深圳也正在加快出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工作方案,作為國資平臺的投控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 投控公司打造了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深圳市軟件產業基地、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等世界一流的智慧園區;
● 建設了深圳大劇院、深圳會展中心、五洲賓館等城市標志建筑物;
擔當著深圳智慧城市建設的領頭羊。
另一方面,投控公司近半年加快資源整合,收購港資基建上市公司合和公路基建,戰略入股行業領先的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商英飛拓。2019年1月投控公司成立兩千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助力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這標志著深圳國資深度參與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同時,深圳也正在依靠本地科技企業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城市。比如,人工智能領域,2016年4月,騰訊成立AI Lab,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礎科學的開放研究,以及應用領域的深入探索。英飛拓發展“人物互聯”戰略,致力于物聯網的落地應用,打造了當時全球最大的人臉識別系統“上海寶山項目”和湖南“智慧中方”智慧城市項目。華為則在深圳組建了100多人的技術團隊,開發語音技術。雄厚的科創實力讓深圳足以擔當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的科技與創新“引擎”。
深圳本地企業
深度參與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一大批科創企業,很大一部分位于深圳。英飛拓就是其中為數眾多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的科技企業代表。
目前,英飛拓利用自身在科技、互聯網領域的多年深耕經驗和創新活力,大力推動全區在智慧交通、智慧樓宇、智慧園區、智慧家居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最終為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出自己的智慧。
在打造圖像識別方面,英飛拓2018年6月與騰訊合作,成立優圖實驗室,雙方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進行研究合作,探索智能視頻的新業務,提升視頻行業解決方案的競爭力。目前,雙方在智慧新零售和智慧園區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將人工智能算法應用到視頻前端設備和后端管理平臺,通過成立專業團隊保證這些項目的順利開展和落地,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技術進步。
2018年深圳國資平臺投控公司兩次戰略投資入股英飛拓,投控公司入股英飛拓一方面是完善在智慧城市安防建設運營方面的短板,構建集開發、建設、運營服務一體化的智慧城市平臺,另一方面是想通過自身的資源優勢與英飛拓的技術優勢相結合,把英飛拓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城市建設領軍企業。
2019年1月,英飛拓收購深圳市仁用電子系統有限公司,收購的目的主要是看中其工程資質、設計和施工團隊。通過收購仁用電子,英飛拓已集成智慧城市建設的全資質。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11城的GDP之和為9.35萬億元人民幣,總體經濟規模與韓國相當,龐大的城市經濟規模給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重大機遇。
英飛拓作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將依托國資平臺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憑借自身的科技實力和智慧城市建設經驗,深度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去,持續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