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汽車保有量攀升,停車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停車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也為“互聯網+停車”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1月18日,全國首個城市級靜態交通大數據平臺在太原正式上線,帷幄停車在太原正式上線,為太原市民出行停車提供簡單、方便的信息化停車服務,縮短市民停車的時間成本,解決因停車造成的交通擁堵。
山西帷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廣斌介紹:“帷幄停車平臺作為的上線運行,標志著城市進入智慧化停車的時代,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體現。帷幄停車的上線,為全國眾多城市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等城市病開出了妙方,為徹底解決城市停車問題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為城市出行與文明城市建設做出了表率,更為城市現代化建設和低碳環保做出了貢獻。”
(圖片源于網絡)
據了解,山西帷幄研發的“城市級靜態交通大數據平臺”,面向城市車主、停車場管理人員和城市管理者三方用戶,深度應用IOT技術(物聯網)、云計算、BIM技術(建筑信息模型)、大數據、即時通訊、RFID(射頻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尖技術,自主研發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帷幄停車APP、帷幄停車場管理系統、帷幄“城市級靜態交通大數據平臺”系統三套產品體系,并已通過了國標認證。
日前,由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停車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停車產業已經成長為深圳新的百億級產業,預計到2020年深圳停車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互聯網+停車”將成為停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報告》還指出,“互聯網+”與專業化是解決深圳市停車難題的有效舉措,在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政策的推動下,深圳智慧停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同時,《深圳市加強停車設施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停車產業信息化、智慧化,積極搭建城市級智慧停車云平臺,實現全市停車信息全面聯網,并推動停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提高停車資源的利用效率。
報告指出,目前雖然不少社會資本看好“互聯網+停車”,但“互聯網+停車”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很多平臺企業目前仍處于跑馬圈地擴張的燒錢階段,還未找到成熟的收益模式,“互聯網+停車”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據廣州市政協介紹,“互聯網+智慧停車”,鼓勵倡導錯時停車,車位共享。建議在大中型經營性停車場實現技術覆蓋。
應鼓勵或者明確要求企事業單位的車位對外開放,加強對停車資源共享的指導和協調,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對外開放的車位指標。來推動“互聯網+智慧停車”。
(圖片源于網絡)
同時,建議建立全市統一的停車信息服務平臺,提供信息查詢、車場導航、車位預約、車位共享等便民服務功能。將智慧停車納入行業監管,制定智慧停車運營方和服務提供方系統接入準入制度;制定智慧停車行業發展和監管的總體框架,并出臺促進“互聯網+智慧停車”發展的支持政策。
寧夏銀川市不少車主在市區路邊停車場停車的時候,會發現地面上有許多黑灰色圓狀裝置。原來,這些嵌在地面上其貌不揚的裝置,是近期銀川市正在建設地面智能停車誘導系統中的重要檢測裝置——地磁車檢器。它的最大作用是:能夠準確掃描路面車輛信息,并及時將信息傳送到后臺管理系統,后臺管理系統的綜合統計分析后,通過路邊的車輛誘導顯示屏,向市民提供附近空余停車位信息,更好的引導市民合理的選擇停車點。
數據是“互聯網+停車”的基礎,打破停車行業“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停車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讓企業著力于更好服務市民;技術手段是核心,利用技術作為智慧停車的強有力的支撐,同時政策作為保障,將行業的引向有序的發展方向。“互聯網+停車”模式是創新的融合,依托市場的發展,相信“停車難”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