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一則關于深圳容一電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容一電動)的公司解散公告,再度將業內的目光聚焦于充電樁市場。其公告內容顯示,公司于2018年7月31日依法解散,進入公司清算程序。
對于解散原因,容一電動公告稱,因研發資金投入過多,未能及時轉化為效益;因融資方式不當,公司運營財務成本過高。公司近年來持續虧損,已無法繼續經營。
據了解,深圳容一電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新能源行業創新型企業。近年來,專注于電動汽車電能產業鏈核心環節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生產連接器(充電槍、插座、高壓連接器)、交流充電樁、整車線束、銅排(疊層母排、軟連接)、高壓配電盒、散熱器等。
容一電動并不是第一家宣布解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今年年初,充電網科技公司被曝因資金鏈斷裂而宣布停止運營。另外,同樣在行業內小有名氣的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沃爾(新能源)收購。近日,有消息稱北京富電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電綠能”)終止在新三板掛牌交易。
為何補貼政策不斷,充電樁企業依然生存艱難?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高投入、低回報、模式不清晰、部分站點用戶體驗較差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多數企業,無法真正得到解決,而隨著資本的消耗,被淘汰的企業也許會更多。上述的這些案例似乎也在預示著一輪行業淘汰賽即將來臨。
充電樁企業過度燒錢而盈利困難,但并不代表著這一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會沒落。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充電樁這類配套基礎設施,也將會迎來快速發展的空間。行業大洗牌之后,勢必會留下一些行業巨頭企業。
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國充電樁數量達到了45萬個,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增公共充電樁5.23萬個,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近幾年,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和標準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其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提出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補貼力度,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中央基建投資資金適度支持。
當前市場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正是大部分企業即使盈利困難也不放棄的根本原因。隨著市場剛性需求持續旺盛,以及政策的拉動和市場機制的完善,充電樁市場增長態勢將會更為強勁。
有句話說,“燒不死的鳥終成鳳凰”。在這場淘汰賽中,能“活”到未來的企業,才能最終涅槃重生,成為行業里面一只美麗的“鳳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