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現大咖們現場的精彩演講,也讓未能到現場的朋友們一覽風采,小編會持續推送演講嘉賓的演講實錄,敬請關注“ITS智能交通”噢!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專家、研究員曹沖發表了《北斗技術帶來的市場變革》主題演講。
以下為曹沖演講內容,有刪減。
各位專家、領導,大家下午好!全球導航系統實際上是一個系統衛星,現在有4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全球系統:美國、俄羅斯、歐洲和中國。除了全球性的以外還有區域性的,那就是日本和印度在接區域性的。還有天基增強系統,就是所有的系統都有信息在上面提供,我們國家天基增強系統隱含在我們的北斗系統里面。
在2020年在天上要突破140顆衛星,一開機就有30多顆衛星可以搜到,這樣就大大改善了定位能力,即使在城市里面有遮擋的情況下,一般也都能夠搜到幾顆星。
我記得大概2000年的時候,我這個PPT就做出來了,到現在基本上還是這樣,當時就說單一的GPS要變成多系統的GNSS,要從GNSS走向通信與光聲導航的融合,從應用產品為主走向服務為主,然后以戶外當行為主走向室內融合導航,現在這個趨勢正在發展中間。
2016—2020年的衛星導航將會產生一個轉折點,也就是四大系統全部投入服務,我們的北斗和歐洲的伽利略到2020年就能全部投入服務,多個系統兼容互操作,現在是我們推廣北斗應用的時候,實際上是真正的在芯片里面裝的是各個系統都有的,到2020年以后,系統的建設已經基本上差不多,而應用服務的推廣工作是更主要的,衛星導航和其它的技術融合更強,引領整個產業的發展。所以會成為我們國家瞄準的方向。高精度、大眾化應用,室內室外融合的新時代到來。
2017年年底,全球衛星導航的終端大概將會達到58億臺,其中智能手機54億臺,其它的有3.8億臺車輛終端,還有專業應用終端,到2020年全球的量可能會達到80億臺。
北斗對我國的產業有什么重大影響嗎?
1.汽車前裝市場,我們國家的在北斗投入使用之前,我們用的都是國外的系統,但當我們的北斗起來以后,裝的是我們國家的終端,這是一大轉變。
2.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帶導航系統,原來主要是GPS的系統,現在多系統融合,北斗的也裝進去了,而且國外的許多芯片廠商,高通、博通都把北斗的功能裝進去了,原因是中國的市場特別大。
3.高精度的創新應用,比如說自動駕駛系統,現在自動駕駛發展得非常快,主要體現在高精度的應用方面。
4.位置服務市場方面
5.當然我們在國際推廣服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現在國際上每個國家都提倡要用自己的導航系統,包括俄羅斯跟歐洲的伽利略,他們采取了種種措施推廣他們的應用,我們國家是按照國際慣例來推,把北斗標配化。這樣我們在手機里面,在輸入的車輛終端里面,包括現在共享單車等等都可以用上。
從主要的市場需求來講,有這樣幾塊,關鍵基礎設施應用金融、電力、電信行業時頻應用;關鍵安全應急聯動、生命救援應用也是比較大的;還有就是大眾化消費品應用,比如說手機上的應用;還有在交通物流、車隊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衛星導航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還有一個是高精度專業應用。
我們最近一直在研究北斗新時空的問題,要解決頂層設計、規劃管理的問題,關鍵是要有突破方法論的轉變,要抓大放小,集中力量辦大事。
北斗時空服務的產業組成實際上就三大環節:元器件、系統集成、增值服務。這里面包括高端制造,先進軟件、現代服務、綜合數據,這是北斗推進的幾大產業,最終在增值服務這一塊實際上是關鍵。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衛星導航產業,手機的出貨量占到了80%以上,智能手機出貨量14.62億臺。服務業占總產值50%以上,年增長20%。跟GNSS相關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是很重要的發展方向,這些東西的綜合應用可以推動健康無人系統、多式聯運智能城鄉、高精度消費多模融合。現在智慧城市很多,對三農關注比較少,我到雄安去過一次,在那里我做了一個報告,雄安應該按照智能城鄉的方式去解決,把城市和鄉村結合起來解決,這應該是我們國家的發展模式,最終可以代替現在的大城市的方式。
2020年產業轉折標志:GNSS重點從系統建設進入產業發展的主戰場,高精度大眾化應用與服務爆發性增長,嚴求可靠性,GNSS失控大數據成為智能信息產業的核心主線。衛星導航深入到生產、生活、生態各個方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誰也離不開它。最近英國做了一個研究,衛星導航的補貼,英國一年大概要損失71億美元,現在這個衛星導航如果不用,帶來的損失是很大的。
我們國家的產業發展在五個區域: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鄂漁、川渝陜,這幾個區域的貢獻達到了80%以上。
從中國北斗新時空的發展來說,首先是我們要融合到其它衛星導航系統中,實現兼容互操作,第二是要把天基地基導航融合做好,再有就是室內室外的融合做好,這樣集中,最后來推動我們國家的新時空服務體系的發展。
它最終形成的大產業就是跟我們相關的,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方面推動交通物流、多式聯運、智能城鄉等等方向的發展。
軍民融合體系發展方面,北斗導航是天然的軍民融合的項目,它推進多元融合,最后推進智能服務。要推進北斗的標配化,推進多種形式的融合,最后推進的是中國服務。我覺得在中國制造2025以后,應該推進一個中國服務2030行動計劃,把中國服務作為國家品牌向國際上推廣,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程。
從規劃的角度來說,軍民融合和一帶一路從技術上堅持天基地基、室內室外、云端終端、導航通信四大融合發展,在產業上堅持基礎設施、公共平臺、解決方案三大骨干支撐發展。國家不應該做企業的事,國家應該做企業做不了的關鍵的事情,這樣打造北斗導航的升級跨越版。我覺得中國運營商應該創造出自己的新興服務大品牌,北斗這樣的大系統,應該培育出世界級偉大公司,應誕生出國際化位置服務范式企業,促進智能信息巨大產業,中國應該創造出自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建議國家要在2020年前開始制訂2030年行動計劃,新時空服務體系方面,已經有書籍在科技出版社出版,我們寫的題目是“新時空在服務”,謝謝大家。
由于時間有限,內容若有不妥之處,請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