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執法高速一支隊與重慶交通大學簽訂智能交通合作框架協議。市交通執法高速一支隊供圖
今后重慶高速將越來越“智慧”
3月20日,重慶交通執法高速一支隊與重慶交通大學正式簽訂了智能交通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無人機監測、山區高速的運行狀態精準感知、智能管控等領域開展深度研究和合作,更好地為市民安全出行服務。
據介紹,根據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服務行業、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技術理論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科技裝備建設、人才交流培養等多個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實現科研教學與執法實踐的有效融合。
“‘智慧交通’是真實可感的,跟市民出行的每一個細節都息息相關。”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何兆益說,他們將運用現有的高速路監控設備,如無人機監測、隧道群云安全監測等系統,結合大數據分析,由被動防范事故到主動預防事故,并提高事故發生后的處置效率。
(圖片來源于網絡)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助理劉唐志舉例,比如在長下坡、 急彎、隧道群等高速路事故多發路段,他們可通過車速協調性分析、道路環境、交通流和事故資料綜合判斷,系統篩選出一些高風險路段來,綜合利用高抗滑性路面材料、標志標線優化、智能控速反饋與警示設備、視距改良等系統化手段,給駕駛員提前建立駕駛預期,提出預警告知信息。
劉唐志介紹,現在高校和交通執法部門合作,針對團霧、橫風等天氣情況已在重慶高速部分路段裝有預警系統,今后還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對高速路運行狀態進行“畫像”。所謂的“像”有很多指標,如車速、車距,通過“像”可實時監控交通流,重點路段實現遠程無縫安全監控,及時發現路上情況,并分析、預警,這也將讓有限執法力量得以抽身,更多地是在后端及時發現情況,并進行處理。
新聞
延伸
重慶高速這些“黑科技”為你出行護航
看看高校和重慶交通執法部門合作已有哪些成果運用到重慶高速中。
針對團霧天氣情況,滬蓉高速萬州至梁平路段裝有“霧區智能引導系統”。該系統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提示預警燈,行車過程中道路兩邊的閃燈模式共有三種變化,分別為正常的黃色預警引導、紅黃燈交替預警引導、全部紅燈閃爍引導。如駕駛員跟車距離過近,路兩側就會紅燈閃爍,進行提醒。
高速路上,快速行駛的車輛受到橫風影響,容易誘發車禍。自渝湘高速界石至水江段開通以來,水江到金佛山北收費站路段橫風較大。針對此種情況,渝湘高速水江段投用橫風預警警示系統。該系統不僅可以對橫風頻發路段的風力、風向進行實時探測,還可通過LED顯示屏和風向標,向過往駕駛員進行及時預警。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