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住建廳、省經信委等聯合出臺的《關于完善自行車道系統規劃建設提升品質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將自行車道規劃納入控規中,新建及改擴建城市主次干道應100%設置自行車道。
《意見》指出,廣東擬在2020年實現城區內部自行車道成網,同時,為加強自行車道安全性,《意見》提出,可通過結合風雨連廊的方式,塑造全天候自行車道,保障騎行安全。
以“一年示范,兩年成網,三年完善”為總體目標,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地級以上市中心城區主、次干道和支路設置足夠通行能力的自行車道。今年,啟動自行車道系統專項規劃編制,開展示范區與示范段的選取與設計工作,有條件的城市同步開展自行車道建設工作。
明年為建設示范階段,重點推進中心城區范圍內重要節點、示范道路、特色地區的自行車道建設。2019年為成網成片階段,重點推進自行車道網絡主干骨架和配套設施建設。2020年為提升完善階段,重點完善自行車道網絡支線建設,實現城區內部自行車道成網,自行車道系統基本建成。
《意見》指出,新建自行車道按照主廊道、連通道和休閑道三個等級標準進行建設,其中,主廊道單向通行不宜小于4.0米,連通道單向通道不宜小于3.5米,休閑道不宜小于2.5米。
《意見》還指出,在保障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發展前提下,提升自行車道優先權,通過采取縮減和利用機動車閑置空間、路面彩色鋪裝等多種方式增加自行車道空間;通過結合風雨連廊的方式,塑造全天候自行車道,保障騎行安全。
為保障自行車道連續性,將通過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高架、環島自行車道、下穿隧道等方式提供時空連續的自行車道網絡。優化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布局,突出“公共交通+自行車”零換乘零接駁特色,構建以公共交通樞紐為中心的騎行網絡。
同時,《意見》要求,提升停放設施便捷性,規范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增加停放設施建設密度,在城市重要商業區域、公共交通站點、交通樞紐、居住區、旅游景區周邊等場所劃定指定停放區域,配備智能化導引牌,為自行車提供充足的停車空間和方便的停車設施。
針對共享單車,《意見》中提出,進一步支持、引導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支持鼓勵企業采用免押金或信用押金的形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