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經濟崛起,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出門“常堵塞、路程長、耗時多”。
今年5月,廣深高速公路日均出口車流量突破55萬車次,是20年前的8倍。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珠三角經濟崛起,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人們出門“常堵塞、路程長、耗時多”。不僅如此,交通基礎設施還存在區域不平衡:占全省面積近70%的粵東西北地區,高速公路長度只占全省的40%,密度不到珠三角的1/3。
為此,廣東把交通當作“補短板、增后勁”的重中之重,加速建設公路、軌道、港口、機場等立體交通網,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近年來,廣東投資逾千億元構建粵東西北快速交通體系。廣樂高速、二廣高速、大廣高速等相繼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7000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同時,廣東規劃建設珠江口岸11條公路、鐵路跨江通道,來扭轉珠江口“東強西弱”的經濟格局。
今年5月,被譽為“珠三角黃金通道”的廣深高速公路,日均出口車流量突破55萬車次,是20年前車流量的8倍。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預計年底通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將由3.5小時縮短為30分鐘。
“交通深度融合,從‘梳狀’結成‘網格’,勢必推動珠三角城市聚合相融,促進生產要素流動,支撐大灣區經濟。”廣東省交通集團總經理劉曉華介紹。
未來3年,廣東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25萬公里、高速公路達1.1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400公里、億噸大港達8個,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20億噸。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內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內通達。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