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滴滴出行宣布對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開放“滴滴交通信息平臺”,并基于滴滴的海量大數據,聯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推出了首份全國重點城市交通運行報告,以全新的維度來解讀城市交通。
此舉在國內交通行業的影響,無異于扔下了一顆“原子彈”。業內人士分析,依托于滴滴海量的城市交通數據和大數據挖掘能力,各地政府能夠更加詳細了解當地交通運行現狀,精準的“對癥下藥”開展大數據交通治理新模式。

利用大數據創新交通治理
目前,滴滴平臺上每天有超過2000萬訂單,高峰期每分鐘接收超過2萬乘客需求,每日定位軌跡數據有70TB+,相當于7萬部電影;每日處理數據高達2000TB;每日路徑規劃請求超過90億次,約相當于600萬次/分鐘……大量的出行數據是滴滴的核心資產,這也是滴滴在智慧交通領域最有話語權的重要原因。
如今,滴滴將平臺大數據脫敏并且挖掘分析之后,打造出了“滴滴交通信息平臺”。平臺內所有數據不涉及到單個訂單和用戶信息,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通過滴滴授權之后可以登錄該平臺,查看當地的交通運行指數、實時路況、擁堵研判、出行熱力圖等。
“滴滴交通信息平臺”上的交通運行指數,相當于各地城市交通的“健康指標”。各地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查看到,當地實時或者任意周期的平均行駛速度、全國排名等信息,還可以查看到區縣、商圈、重點道路的交通運行詳細情況,以做進一步的交通健康度檢測分析。
根據交通管理決策需要,在“滴滴交通信息平臺”上,交管部門還可以查看實時的交通狀況。比如,即時查看到異常的交通運行態勢,交管部門可以精準地派出警力直接到現場查看,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等。
在“滴滴交通信息平臺”上,交管部門還可以查看當地的代駕熱力圖。各地交管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分配警力,在酒駕高發的區域、路段設點排查,以更好地為公共安全保障護航。
交通運行報告新維度解讀城市交通
在“滴滴交通信息”平臺的基礎上,配合上滴滴的大數據挖掘能力,滴滴還推出了首份全國重點城市交通運行報告。該報告基于滴滴出行平臺海量起終點、軌跡數據等出行數據,發揮滴滴大數據行業優勢,采用業界通行的交通運行指數,從微觀道路到宏觀區域,客觀細致精準地反映城市交通運行狀況,分析日常出行的演化趨勢。
滴滴交通運行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天擁堵排行榜上,哈爾濱、石家莊、蘭州、濟南、西安分別排在前五位。通過分析早晚高峰期的數據還可以看出,全國重點城市的晚高峰擁堵狀態普遍比早高峰更嚴重,相比早高峰,濟南、西安晚高峰的擁堵程度超過10%以上。哈爾濱早晚高峰擁堵程度都處于第一位,這可能與東北城市嚴寒、積雪等惡劣天氣有關。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最常見的車輛行駛軌跡數據之外,滴滴的大數據還有車輛接送乘客的行程軌跡數據等多重維度。基于訂單的起終點數據維度,在本次報告中,滴滴出行創新性地嘗試分析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的機場出行特征,以及北京重點區域的通勤出行特征。
滴滴大數據顯示,如果你在17點至18點之間,從北京國貿前往北京機場,在7點至9點,從北京回龍觀前往北京機場,都需要多預留20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確保你不會誤了航班。
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智慧交通項目負責人章文嵩表示,滴滴重點城市交通運行報告未來每個季度將進行發布。滴滴只做“數據的搬運工”,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秉承科學、客觀、公正的原則,力爭為政府決策、機構研究和市民出行提供大數據支撐和參考,并最終幫助城市居民提升交通出行效率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