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委昨日宣布將各類互聯網“專車”歸為“私租車”,稱其涉嫌非法營運。
8日下午,廣州市交委正式宣布將各類互聯網“專車”歸為“私租車”,指出其涉嫌非法營運。市交委方面同時表示,廣州將在國內率先推行約租車服務試點,并歡迎社會互聯網平臺企業積極參與。對此,互聯網打車軟件企業回應稱,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鼓勵移動互聯網創新,積極引導行業發展,給予約租車市場更多的發展空間。
“專車”約租服務違法
8日,廣州市交委直指目前各“專車”所使用的車輛、司機都不具備合法的客運營運資格,涉嫌非法營運。交通部門表示,凡利用私家車等社會車輛從事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的(包括利用手機APP、網絡、電話等各種手段提供預約經營服務的),可以統稱為“私租車”,均涉嫌非法營運。目前,交通部門已在組織調查,將會對相關違法行為嚴厲處罰。
同時,廣州市交通部門還呼吁市民不要使用此類服務,“一旦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等,將面臨責任認定不清問題,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因為租賃車屬于物權租賃,與出租汽車的經營范疇和服務業態不同。
穗將試點約租車服務
除了“專車”之外,市民更常使用的是約租車服務。
約租車是以小型營運客車通過電話、網絡等通訊設備預約方式承攬乘客,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駛,根據行駛里程、時間或約定計費。廣州市交通部門表示,約租車服務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有利于緩解“打的難”問題。約租車提供的是差異化服務,可滿足市民不同層次需求。
據悉,廣州將在國內率先推行約租車服務試點。此前,廣州已為此試點計劃舉辦過聽證會,并獲得通過。市交通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已完成約租車投放的市場調研、組織聽證、政府審批等決策程序,現正在全力開展后續籌備工作。同時歡迎社會互聯網平臺企業積極參與約租車的試點工作。
軟件公司稱服務“正規”
對于近期各地的嚴厲措施,滴滴打車方面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滴滴專車業務一直堅持與正規的租賃車公司合作,提供公開、透明、合規的出行服務。如果交通部門的查處中有私家車,將會對相關租賃公司進行調查,查證情況。
一號專車(快的打車旗下產品)方面則表示,一號專車屬于新興的約租車領域,并不擁有車輛和司機,而是通過與正規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合作來提供服務。一號專車定位在中高端用戶,和出租車針對的用戶群不同,兩者是互補關系。一號專車指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鼓勵移動互聯網創新,積極引導行業發展,給予約租車市場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移動互聯網是解決交通運輸領域根本性問題的重要方式,將有助于提高效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
出租車司機怕被搶生意
對于打車軟件推出的租車服務,市民反應不一。反應最強烈的還是出租車司機們。商務租車的價格是普通出租車的兩倍,理論上接單量和出租車市場相比會少很多。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商務租車這個新生事物未知的可能性會讓出租車司機陷入恐慌狀態。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告訴記者,專車服務擾亂了出租車市場,“它們不是出租車,干的卻是出租車的活,就是違規拉客搶生意”。
不過,開了一段時間一號專車的陳師傅對未來表示樂觀。他表示:“市場有這個需求,而且我們并不像私家車主那樣偷偷拉客,我不相信政府會‘一刀切’,相信(政府)會規范管理。”
體驗“專車”
寶馬奔馳可任選車費較的士翻倍
記者近日體驗了一次滴滴專車。在滴滴專車的目的地一欄中輸入“天河城”,界面自動顯示預估車費,確認訂單后沒幾秒鐘便有司機接單,界面除顯示司機姓名、車牌號外,還顯示了車型“豐田凱美瑞”。司機隨即打來電話確認行程。兩分鐘后,身穿白襯衣戴著白手套的司機來到記者身邊,他還主動為記者拉開車門。
記者發現,該車外觀與普通私家車沒有區別,并無特殊標識,車內干凈整潔,還備有礦泉水和濕紙巾。司機陳師傅告訴記者,司機上崗前都要經過禮儀、安全、交通知識等培訓。而專車沒有計價器,打車軟件會自動通過行駛路線計費,只能手機軟件付費。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商務專車使用的都是高檔車,目前一號專車可選服務級別有:智選型、舒適型、商務型、豪華型等,提供的車型包括從凱美瑞到寶馬、奔馳不同檔次,起步價也分別從15元到29元不等,服務期間產生的過橋過路費和停車費等由乘客來支付。
據悉,滴滴專車的車輛基本來自汽車租賃公司,包括奧迪A6、別克君威、本田雅閣等中高端車型,起步價一律為15元。每公里里程費為2.9元,還詳細分了低速費、超公里費和夜間費等。記者從獵德抵達天河城共行駛5.2公里,共計30元,幾乎是坐普通出租車的兩倍。
交通運輸部鼓勵創新但
禁止私家車參與“專車”經營
針對近期一些打車軟件提供的“專車”服務,交通運輸部表示,“專車”服務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具有積極作用。各類“專車”軟件公司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承擔應盡責任,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
交通運輸部有關部門表示,“專車”服務應根據城市發展定位與實際需求,與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等傳統客運行業錯位服務,開拓細分市場,實施差異化經營。各類“專車”軟件公司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運輸供需撮合平臺,而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樹立品牌意識,承擔應盡責任,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
交通運輸部一直持續關注“專車”服務,強調應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范管理”的原則,鼓勵并規范出租汽車和汽車租賃服務模式創新,杜絕侵害乘客利益和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非法營運,營造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交通運輸部將繼續對“專車”服務開展持續調研與深入研究,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適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市場充分競爭與規范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滿意的出行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