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公交優先、智能信號燈、對渣土車警車等特種車輛的定位,甚至一塊看似普通的交通指示牌上,都凝聚著智能交通的智慧。隨著合肥“中國百萬人口城市交通系統”(智能交通一二期)項目的實施,合肥正率先進入智能交通城市?,F在,下載一個手機APP,就可及時了解交通擁堵信息。未來,每個出行者通過車聯網技術,都將成為優化交通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下載一個APP手機上看交通路況
“指揮在途車輛以最短的行駛距離、最快的運行速度到達目的地”——成功應用于北京奧運交通的“FCD浮動車輛數據技術”,技術支持來自于安徽科力公司,這項技術起源于德國。
2001年,德國宇航中心在柏林交通管理中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浮動車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解決了城市大規模交通信息監測與采集技術的難題。通過引才引智,科力公司引進德國宇航中心交通研究所前所長庫諾教授,擔任智能交通項目首席顧問,進行二次創新。目前,該技術不僅在合肥應用,還在北京、廈門、寧波等十多個城市廣泛應用。“說起來復雜,其實每位市民現在就可以在手機上享受這項技術帶來的便利。”安徽科力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吳堅介紹,浮動車技術是在出租車上裝GPS后,通過后臺定位出租車位置,計算車輛所在路段的通行速度,并把這些速度信息與導航路網數據一一對應。“綠色表示路段暢通,紅色表示嚴重擁堵。”
人人都將成為智能交通的參與者
與瑞士合作的信號控制系統,紅綠燈會根據車流量變化,自動選擇最優模型,調整綠燈時間;與日本合作的車聯網技術,BRT公交與路邊設備及時通訊,實現公交優先;與美國羅格斯大學合作,對道路路網交通安全趨勢和事故多發點進行大數據分析,篩除出“事故黑點”并進行改造,防患未然;對長途客車、警車、渣土車等特種車輛進行行車記錄,可分析出超速、燃油消耗、司機駕駛習慣是否優良等判斷,識別潛在的駕駛安全隱患,通過糾正不良駕駛行為降低車輛燃油消耗,及時的路況和超速提醒等可以幫助運輸企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合肥啟動的智能交通二期正在實施。“一環二環將有更多的測速、檢測設備,智能信號燈將升級,交通信息發布渠道可拓展到手機APP,根據出行者的位置,及時將道路路況、交通事件、車駕管服務信息等推送給注冊用戶。”吳堅介紹,未來的智能交通,“每個參與者都將成為信息的采集者和使用者,參與交通組織優化的決策,車聯網技術將提供個體最優出行方案,也為其他出行者提供周邊交通信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