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島智能交通系統發展迅速,通過對道路軟硬件的全面覆蓋和市民便捷交通軟件的研發,能全面精確掌握和深度挖掘應用交通數據,對治理違法行為,治堵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海信網絡科技智能交通的工程師李乃強告訴記者,智能交通系統“智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交通流采集”和“交通信息服務”。“我們引進了日本先進的VICS信息服務系統中的交通擁堵計算核心軟件,該軟件能準確計算道路的交通擁堵狀態,同時輔以人工采編的各類事故、管制、施工信息,通過路側誘導屏、智能手機、智能終端、網站等多種方式對社會公眾免費發布。”李乃強說,海信網絡科技公司自主研發了常見智能手機可用的“青島市動態路況導航軟件”。預計9月底或10月初,市民只需打開這個軟件,就可以掌握全市實時的交通路況,從而選擇合適的出行線路,避開擁堵路段。
●高清探頭緊盯違法
對違法行為的高效整治是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那么它又是如何來規范交通秩序的呢?“從車牌上下功夫,深度挖掘車牌信息,從而為有效整治違法行為來提供信息基礎。”李乃強說,智能交通系統全部采用高清視頻設備,其中闖紅燈電子警察采用500萬像素高清攝像機,超速卡口和監控采用200萬像素攝像機,這種高清探頭可以抓拍闖紅燈、壓線、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逆行、亂變道、占用公交專用車道、闖單行、超速等各類違法交通行為。此外,高清攝像機還可以實現自動抓拍違法停車、違法調頭等違法行為。
●為“治堵”提供依據
智能交通系統能夠利用路口過車數據,結合高速公路收費站過車記錄系統,實現對旅游季節車輛種類、來源、軌跡的全面和精確掌控,從而便于交警部門進行專題深度挖掘和應用,規劃出前瞻性的防堵方案。
●大大縮短處警時間
智能交通對于交警而言,就是一個大的“指揮中樞”。記者了解到,智能交通系統構造了一級接警、兩級指揮、三級應用、四級勤務的指揮調度和勤務管理相結合的交通管理模式,從支隊到大隊再到中隊最后到一線民警,形成了一個扁平的指揮網絡,讓警情傳遞得更快更廣,能大大縮短處警時間。
離監控一公里 調頭也被拍得清清楚楚
18日下午1時40分左右,在指揮中心采訪結束后,記者乘坐交警部門提供的一輛面包車上路,體驗智能交通的威力。
車輛沿著東海路前行,在過了珠海支路路口后,記者透過前風擋玻璃望去,發現前方的監控探頭距離記者所在的車輛尚有一兩公里遠,且前后視線范圍內幾乎沒有其他車輛。隨后,記者故意突然調頭,朝反方向行駛。在行駛至太平路棧橋附近時,記者看到在安徽路路口附近沿線停放著四五輛出租車及紅三輪,而且不斷有車輛停下,放下或者接上人后立即駛離,此處人車混雜,記者數著秒數在路邊停靠了1分鐘,而后起步。
兩種交通違法體驗,且選在兩個比較極端的點位,一個是車少人稀較為冷清看不到監控的路段,一個是人車混雜違法行為扎堆接力出現的路段,智能交通能否擁有“千里眼”看到違法行為,或是能夠在紛繁復雜的景物中分辨出哪個是違法行為?
記者回到指揮中心,結果證實,記者的兩個違法行為,一個違反禁止標線,一個違法停車,都讓智能交通抓拍子系統給逮住了。可見智能管理系統的視覺范圍之廣和智能評判之靈。
智能交通非常靈敏 摒棄陋習莫觸紅線
智能交通系統投入使用后,有市民開始為未來的行車擔憂起來,認為動不動就被抓拍,這車哪還能開得起?對此,記者通過體驗結合采訪,發現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確非常靈敏,一個平時可能根本就注意不到的輕微交通違法,卻能被智能交通執法子系統瞅到并抓拍下來。
市交警支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市三個批次的智能抓拍子系統之所以至今只正式啟用了第一批,其他批次仍在試運行,主要原因是為了讓市民有個適應的過程。那么如何適應呢?簡單點講,就是開車系上安全帶、不亂停車、不要開車接聽電話發短信或抽煙、不要亂變道,以免壓線行駛,尤其是在路口拐彎時,注意不要壓實線,不要在網狀線上停車、不要占用公交車專用道。以上輕微交通違法行為都是市民的交通陋習造成的,而且容易被忽視,只要避免了這幾種和文中提到的八大交通違法行為,那么開車上路就會保持“零記錄”了。
“電子警察”超三百個朝向固定專抓違法
智能交通系統共有三種信息采集工具,分別為:線圈、微波和超聲波。其中“線圈”最為常見,此前的超速設備都是通過在馬路上橫向埋設線圈來完成感應觸發的;“微波”的發射器就是路邊一根桿子上面頂著的凸形鐵疙瘩;超聲波設備,即本報曾報道的“剪刀手”。三種采集工具的數量分配比例為1:1:1。在市區的50多條道路上,智能交通系統共“安插”了1178個交通信息采集點,并設置91塊誘導屏。
采集到的信息經過軟件分析,然后通過人工核實后,通過誘導屏及微信等手段向外發布。發布的交通狀態分為“紅黃綠”三個級別,其中紅色表示擁堵,黃色表示較為擁堵,綠色表示順暢。誘導屏上有前方各相應道路及路段的分布圖,就似被放大了的地圖局部,相應的交通級別屆時將顯示在相應的道路和路段上。比如某個時段山東路的香港路至江西路南向北擁堵,那么誘導屏上的“地圖”將把這一段標注為紅色。
據介紹,智能交通系統新建了458個監控探頭,這些新建的探頭全都是高清的,而且與122機房聯網,加上原有的303個監控探頭及世園會周邊的110個,智能交通系統建成運行后,市區將有800多個監控探頭盯著路面交通。此外,配合智能交通系統,市區還新設了185個電子警察,加上原有的中小學門前的140多個,市區的電子警察數量增至300多個。在此需要強調的是,監控和電子警察雖然外觀很像,但是功能卻完全不同,監控探頭就是路面監控,即那種單個的,可以180°旋轉的探頭。而電子警察則是固定朝向的,用于抓拍交通違法行為,比如闖紅燈、亂變道、逆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