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暉:國家取消新能源地方補貼不符合國情
2014-07-01 09:15:24 來源:中國新聞網責任編輯:
摘要:電工信部日前召開交流會議,邀請全國數十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區域負責人共同商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意見,重點討論清理地方保護政策。
電工信部日前召開交流會議,邀請全國數十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區域負責人共同商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意見,重點討論清理地方保護政策。知情人士透露說,為叫停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工信部或將采取措施,取消新能源地方目錄。這一消息被認為是新能源推廣的破冰之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有形汽車分會會長蘇暉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則表示,此舉并不符合我國國情。
蘇暉認為,取消地方補貼政策并不適合我國國情。比如像北京也出臺北京的消費者要買電動車的政策,第一可以不參加搖號,第二可以給比較高的補貼,對普及電動車有一定促進作用。現在電動車最主要的問題是讓廣大消費者認知,然后對它發生興趣,才可能購買使用。所以蘇暉認為地方采取這些政策,雖然暫時有一定的地方保護這種傾向,但是對普及新能源汽車,對廣大市民來認識新能源汽車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如果國家出一個統一標準,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這些城市實際使用時肯定會不一樣,怎么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北京消費者是一個消費水平,上海消費水平,然后滿足蘭州的消費水平。反而地方就等中央拿政策,如果政策老百姓感興趣積極認知或者買電動車,完全看中央政策,想滿足中國13億人的胃口,目前任何一個商品很難很難做到。因此電動車應該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因為這幾年不像傳統燃油車,生產2200萬輛,今年可能2300萬輛,達不到那么多,應該把已經有能力生產的讓它釋放出來,讓消費者購買、使用,逐漸擴大電動車社會保有量,這是戰略。
作為企業方,北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林逸教授也認同此觀點。他認為,應當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而且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情況。比如美國加州就有環境保護要求,所以特斯拉說去年盈利,實際它不是賺得電動車的錢,是賺的碳交易的錢。說明地方法規對促進新能源有好處,地方政府出臺一些針對不同自己地方的特色,出一些比別的標準法規更嚴格一點的,技術法規是有利于促進技術發展,不能叫地方保護主義。當然也有一些地方確實是,比如規定了別的車不許來,必須要到本地建廠,這樣確實是限制了一些別的企業的發展,這個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是應該反對的。所以對標準法規不但不應該限制,應該鼓勵。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