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標準是構成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是規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制度。近日,由中關村標準故事編委會組織編寫,北京市市委常委茍仲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作序,《中國電子報》多位記者參與撰寫的《中關村標準故事——探秘標準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一書正式出版。書中的30個故事從不同側面記述了中關村企業在實施標準化戰略的實踐中,自主創新、不懈求索的歷程與成就。《中國電子報》特摘登該書電子信息技術標準相關章節,以饗讀者。
2006年12月22日,《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數據質量規范及個人位置導航電子地圖數據質量規范》專家評審會召開
以前,當我們去某地而又不知道如何前往時,可能會打114或向朋友、家人詢問。現在這種方式正在發生著改變。“距目標大約10公里,前方行駛200米右轉……”你所聽到的這個提示就是車內導航系統發出的聲音。現在駕車出行即使不知道路線,也不用擔心走不到目的地,車內導航可以規劃行駛路線,并提供最佳行駛方案。當然,你還可以上網登錄百度地圖或搜狗地圖,輸入始發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查詢駕車路線或乘車方案。這種便利都源于導航電子地圖的應用,導航電子地圖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一個直觀、形象、準確的參考方案。
政府助力導航電子地圖產業應運而生
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始了導航電子地圖標準的起草,為導航電子地圖的民用奠定了基礎,導航電子地圖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由于基礎測繪成果大都屬于涉密范疇,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我國政府一直就對地圖數據進行控制,導航電子地圖的測繪也是由政府來管制的。
隨著電子地圖應用面的拓寬,其與老百姓的生活也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市場的變化迫使國家測繪主管部門及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思考如何推進測繪產品的市場化問題。為了有步驟地推進電子地圖的產業化進程,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條例》,對市場實行了準入和準出的管理辦法,逐步引導導航電子地圖向民用開放,產業政策層面的框架也逐步形成。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導航事業部,他們設計和開發了中國第一套導航電子地圖,擁有從數據采集、編輯、錄入、驗證到地圖制作的各個環節。2002年,國家發改委主導了衛星導航產業化應用專項,其中涉及導航的硬件、軟件、應用平臺和導航電子地圖。四維圖新當時便承擔了此項目中關于電子地圖開發部分的工作。
2003年,在政府有關部門推動下,開始了導航電子地圖標準的起草。然而由于缺少相應標準的規范和保密處理技術的支撐,造成可供公開使用的導航電子地圖極其缺乏,我國導航產業發展受到阻礙。
“導航電子地圖屬于涉密范疇,實現民用化需要進行嚴格規范。”北京四維圖新地圖中心總監徐晉暉博士告訴記者,“在向民用開放時也存在著一些壁壘性的東西,比如空間位置的技術處理、采信和表達內容的限制,這些需要一些技術規范。此外,為了避免產業今后發展不至于出現混亂局面,也需要制定標準進行規范。”
在這種情況下,導航電子地圖標準應運而生。
徐晉暉講道:“標準一方面是劃定導航電子地圖的范圍,哪些可以民用,哪些不可以;劃定了可民用化的基本范圍之后,就要對民用領域提出技術要求,對企業制作導航電子地圖進行規范。”
《GB20263-2006導航電子地圖安全處理技術基本要求》就是當時最早一批制定的標準。該標準規范了導航電子地圖在數據采集、制作和表達過程中空間位置技術處理的要求,以及不得采集和表達的內容,從而確保導航電子地圖在公開使用時不泄密,既維護了國家安全,又有效解決了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如由于缺乏安全處理技術標準而導致的導航電子地圖不能合法商用等問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電子地圖及相關硬件設備、地理信息系統等整個衛星導航產業的迅猛發展。
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的電子導航產業細分的一個關鍵就是標準統一,比如數據模型、交換規格、數據接口等標準的統一,使得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產品對接順暢。然而,十年前,我國電子地圖的測繪、研制、更新、服務的成本巨大。由于行業標準尚未形成體系,無法形成良性的分工與合作,一家公司就包攬了地圖信息的采集、制作、銷售的所有環節,而另一家公司做同樣的事卻又采用不同的制作標準和流程。結果是每個環節的企業都各自為戰,地圖、軟件、硬件的標準不一,產品出來后還需為用戶進行個性化定制,不能在市場廣泛推廣,造成資金和人力的巨大浪費。
無論是互聯網的地圖搜索,還是汽車導航定位、無線手持終端的導航,整個電子地圖導航產業的發展一直都受到標準缺失、政策不夠開放靈活、市場需求不太明朗等問題的影響。打通衛星導航產業瓶頸的關鍵,就是要盡快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與規范。
迎難而上全力投入標準創新
在標準經費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標委、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等政府部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整個導航電子地圖產業涉及諸多環節,包括提供電子地圖信息的圖商,他們需要進行地圖的數據采集、制作、呈現;應用環節則包括汽車廠商、便攜終端廠商和運營商等。
導航電子地圖標準的制定由各行業的標準委員會(比如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委員會)、各種產業聯盟和龍頭企業等單位參與。《國家地理信息標準體系》是地理信息行業的標準編制指南。在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中,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的一批企業之一。
不過,由于處于產業開拓期,企業在制定標準時面臨著“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技術方面的考驗,導航電子地圖標準的制定在業內沒有可參考的標準。第二座“大山”來自市場層面。導航電子地圖產業雖然前景不錯,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剛剛邁出了第一步,產業界只有幾家企業,市場能否發展起來,一切都還未知。第三座“大山”來自資金層面。產業發展初期,企業也是剛剛起步,企業自身的運營問題還沒有徹底地解決好,卻需要拿出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做標準,這無疑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
談起標準制定的初期,徐晉暉回憶說:“2003年,做標準的企業最初只有少數幾家,后來陸續有企業開始加入標準制定的行列。”
四維圖新在做標準時,就面臨著上述幾大難題。不過,隨著產業的不斷推進,多方環節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在標準經費上,國家發改委、國標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技術方面,國家測繪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還牽頭把各行業涉及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單位里的專家組織起來,做專門的研討,增進了大家對技術問題的認識。
在創新類標準的編制過程中,四維圖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對標準方案進行設計、驗證,通過標準的編制引進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實力。四維圖新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合眾思壯、超圖軟件、北斗星通、清華大學地球空間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衛星導航技術及應用研究中心等中關村空間信息技術產業聯盟單位長期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系。
其間,一些導航電子地圖產品標準陸續推出。主要包括:《車載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規范》(GB/T20267-2006)、《地理信息基于位置服務參考模型》(GB/T27918-2007)、《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數據質量規范》(GB/T28441-2012)。
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經過土壤養分的滋養和環境氣候的催生,開始破土而出!
大浪淘沙產業度過修復期
經過“大浪淘沙”之后,“波瀾壯闊”的局面慢慢消退。參與導航電子地圖標準創制的只剩下三四家企業,其余的企業相繼退出。
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步步推進,也帶動了企業參與標準制定的積極性,整個產業標準制定的局面“波瀾壯闊”。“2006年,參與標準制定的地圖商差不多達到十幾家。”四維圖新地圖中心總監徐晉暉回憶。
到2006年底,相關導航電子地圖交換標準都已紛紛出現。如《導航地理數據模型與交換格式》,規定了導航地理信息所依賴的地理數據庫的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和數據交換格式;它闡述了這類數據庫可能具有的內容(要素、屬性與關系),并說明如何表達這些內容、如何定義關于數據庫本身的相關信息。再如《個人位置導航電子地圖物理存儲格式》,該標準規定了衛星定位個人位置服務手持終端上導航電子地圖的邏輯模型、數據組織方式和數據存儲格式。此外,還有《地理信息基于位置服務參考模型》等標準。
經過“大浪淘沙”之后,“波瀾壯闊”的局面慢慢消退。參與導航電子地圖標準創制的只有四維圖新和高德軟件等三四家圖商,其余的企業都相繼退出了。能堅持下來的都是硬漢。
長期以來,存在著一些阻礙導航電子地圖產業健康發展的因素,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徐晉暉談到了目前存在的盜版問題。市場上有一定數量的導航電子地圖是破解正版導航地圖后非法復制銷售的。盜版現象的存在對正版電子地圖的銷售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有些低端消費電子導航設備上的盜版還會因為盜版地圖在質量、更新能力和穩定性等方面的缺陷而影響消費者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對消費者的安全出行帶來危害。
近年來,骨干企業通過法律訴訟途徑積極開展維權。“2006年,四維圖新對4家生產和銷售導航電子地圖盜版產品侵犯其導航電子地圖著作權的企業提起訴訟。法院判決上述4家公司共同賠償其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其訴訟費。”四維圖新研發部經理劉莉莉向記者介紹了四維圖新的盜版維權案。
“圖商每年在地圖數據的維護上投入巨大,而且能夠活下來的圖商都是產業上游環節的支柱。盜版對企業、消費者、產業都有不利影響。支持正版,維護產業的發展,需要社會的關注和體諒。”徐晉暉感嘆。
我國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來之不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客觀地講,當前整個產業還處在發展階段,還沒有真正地壯大起來。雖然整個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潛力巨大,但是產業發展所需的環境和土壤需要產業界和全社會共同呵護和維護,這樣整個導航電子地圖產業方能綻放光芒。
未雨綢繆產業步伐穩健
為了更好地推動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為了對市場發展可能出現的局面進行預先規范,使市場能夠有序健康地競爭和發展,這就要求制定預研性標準。
標準的制定需要面面俱到,主要是需要考慮如何平衡各方的問題。在標準草案擬定環節,需要經產業鏈各環節(同行公司、政府部門、相關行業協會等產業鏈上下游)的負責人審核,由于每個代表的立場不同,標準擬定就需要有大格局。
為使標準更加合理、客觀、全面,有些標準被反復修改的次數特別多。“《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規范》最后成形時雖然只有4~5頁,但是在標準草案制定出來后,需要給全國20多位專家發函。我們收集各方的反饋,然后再進行修改,修改后再發給專家看。《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規范》這個標準的草案前后修訂了五六次,經歷了一年的時間。等草案最終確立后,終于進入送審環節,進行報批。《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規范》于2003年起草,最終于2006年得以頒布。”劉莉莉說道。
此外,標準制定還需未雨綢繆。為了更好地推動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在市場起來之前要提前規范,對市場可能發展的局面進行預先規范,使市場能夠有序健康地競爭和發展,這就要求對標準的制定進行前瞻性布局,并加強對標準的預研。
當前,導航電子地圖產業中已經制定了《導航電子地圖框架數據交換格式》、《導航電子地圖分區網絡模型》、《公交導航數據模型與交換格式》等基礎性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為導航電子產業的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與新應用相關的標準呼之欲出
導航電子地圖標準在民用化領域深耕,開始對產品“如何使用”進行標準規范,從而使產品的規格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產業開始向多維度進軍。
從2003年至今,導航電子地圖的應用正在多維度地展開,從車載導航、手機導航到其他移動終端的導航、從交通導航到行人導航等,其應用正在不斷拓展延伸。
應用的延伸,就需要相應的標準,于是,延伸性標準呼之欲出。
當前,一些標準正處在審核待發布狀態,比如《個人位置導航電子地圖物理存儲格式》。此外,還有一些標準的草案也正在擬定中,比如《導航電子地圖框架數據交換格式》、《導航電子地圖分區網絡模型》、《公交導航數據模型與交換格式》等規范。
談到這些標準對產業發展的意義,徐晉暉指出:“這些都將助推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茁壯成長。當前,整個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電子地圖、導航軟件、導航儀器、導航應用等各環節加起來,產業規模達千億元。”
2012年12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北斗天基體系亞太區組網基本完成,北斗產業將迎來大幅度增長態勢。這也將助推導航電子地圖應用的進一步延伸,導航電子地圖產業開始漸入佳境,產業前景值得期待。
回顧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脈絡,民用化標準推進了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誕生。隨后,伴隨著產業的孕育和發展,開始對產品“如何使用”進行標準規范,從而使產品的規格符合市場需求,產業開始邁出步伐;當產品的標準規范建立起來后,又從“如何評價”的角度來制定標準體系,這樣就使得產品的成熟度不斷提高,產業的發展也更加穩健;當導航電子地圖產品的應用更廣泛、更深入之后,更為具體的、更細節性的延伸性標準應運而生,也使產業開始深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