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個人在哪里很重要。如果知道一個人的位置,就能更好地為他或者和他一起做些事情。這就是基于位置的Wi-Fi服務(也就是LBS)的基本概念。
隨著蘋果收購WiFiSLAM,谷歌逐漸增加對谷歌地圖室內定位的支持,以及微軟對Bing的室內地圖功能的拓展,近期,室內定位技術已引起移動領域的諸多關注。
通過了解客戶所在的位置,企業可以幫助客戶到達目的地,提供更好的網絡體驗,使用來自客戶位置的數據提升其體驗,同時講述沿途風情。隨著智能Wi-Fi解決了Wi-Fi基礎設施所涉及的容量、可靠性和性能問題,企業及運營商在向客戶與顧客提供LBS服務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使用各種方法實現Wi-Fi定位
將Wi-Fi定位看作室內GPS。由于路徑繁多和信號室內阻斷等原因造成GPS無法使用時,可使用基于Wi-Fi的定位系統。在過去的幾年里,雖然Wi-Fi協議的基礎沒有發生很大改變,但是Wi-Fi定位服務卻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全球各地幾乎每個人都有多個支持Wi-Fi的設備——口袋里、腰上、手中、桌子上——從零售業和酒店到醫療和教育的企業都有望賺大錢。隨著這一轉變,改進精度的新技術正在興起,用戶行為和期望也在改變,新位置服務模式正在構建中。
今天,Wi-Fi支持多種定位方法,但信號強度定位(使用多個信號測量定位)及射頻指紋識別技術(收集現場的射頻數據進行信號測量并定位)方法最為普遍。定位的初衷在于資產追蹤或客戶端以及非法AP的定位。
實時定位服務(RTLS)
實時定位服務(RTLS)標簽通常被稱為資產標簽,用于追蹤并監視物體,例如海運集裝箱、醫療資產甚至是標簽攜帶人。標簽定期收集AP信號數據,匯報給網絡端服務器,使用RSSI定位和/或前面的射頻指紋識別技術(定期校準)來計算并追蹤。服務器在地圖上顯示標簽位置或使用地理圍欄概念引起警報。雖然覆蓋現有的Wi-Fi基礎設施相對容易,但是資產追蹤解決方案需要網絡端服務器支持,它在最近幾年并沒有經歷什么太大的變化。
移動應用程序
作為第二選擇,專注于GPS無法精確定位的室內Wi-Fi的移動設備應用勢頭強勁。如同相互關聯的移動生態系統中的其他事務一樣,手機應用程序非常有吸引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幾乎涉及到每個行業,每個用戶。
移動定位應用程序的重大缺陷就是蘋果臭名昭著的有限Wi-FiAPI接入,開發者無法轉換成RSSI公制。鑒于此,客戶端定位處理存在重大挑戰,網絡端傳感器與引擎對于RSSI計算是非常必要的。客戶端數據引擎還存在電池壽命的問題。沒有iOS的支持,任何移動應用程序只能限制在有限的用戶群或設備集,沒有人愿意構建排除了蘋果的以客戶、訪客或用戶為核心的應用程序。混亂隨之而來。
然而,一些企業在重組客戶端方法的同時,專業移動公司也在重新考慮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室內定位的算法。一些企業認為設備定位是復雜的“DNA鏈”,而使用RSSI指紋識別技術、RSSI三邊測量技術和/或TDoA可提供初始的位置信息;然后,通過比較后續射頻指紋技術(用戶在什么地方移動?)及慣性電話傳感器(陀螺儀、加速計、指南針),可進行精確定位,精確到2-3米。如果這種技術還不夠好,可加入其它機制以提高可靠性;例如,也可以使用地圖處理技術來提高準確度,排除地圖上不可能的路徑,也就是所謂的差錯消隱。但是需要再次強調,基于移動應用程序方法的缺陷之一是并不是所有的移動設備都具有相同的能力,因此,很難為所有設備類型(iOS,Android,Windows等)構建一個包羅萬象的移動應用程序服務。
Wi-Fi信號定位與射頻指紋識別技術
RSSI定位與射頻指紋識別技術可提供合理的精度,介于室內或通道間。在沒有其他技術(勵磁機、阻塞點、外部系統,如視頻系統)的協助下,可達到的最佳狀態是3-10米的誤差。
對于RSSI三邊測量技術,關鍵問題是射頻信號強度改變很大,造成測量不準。每個測量最少需要3個信號源,但是隨著客戶與AP間射頻衰減的不同(由于墻壁、門、窗、電梯等),RSSI與距離的相關性有些不可靠,從而降低了精度。
射頻指紋識別技術也遭遇了同樣的射頻變化問題。如果從一個單獨的位置提取5個指紋,那么每次指紋都看起來不同。此外,射頻環境也在日積月累中改變,一次今天提取的射頻指紋可能不適用于將來。校準或指紋識別將總是反反復復進行。
到達時差(TDOA)
到達時差是確定客戶位置的另一技術,該技術利用的是無線電波的恒定傳播速度及幀更新的往返時間(RTT)測量距離。需要非常快的芯片時鐘來測量納秒級時間精度;將來隨著Wi-Fi芯片中時鐘速度的增加,TDoA的精度也會隨之增加。
帶有動態定向天線系統的Wi-Fi產品獨具特色,利用天線度量確定客戶位置并進一步提高精度——關聯技術造就精度。
定位數據提高可靠性
AM高峰等待時間分布圖
2013年3月8日星期五
圖表:Wi-Fi定位服務可提供有價值的業務分析及數據,用于優化WLAN,例如客戶在某個地方呆了多久。
有了移動設備的助力,面向用戶及消費者的定位方法正初具雛形,通過為客戶、訪客或終端用戶提供增值服務,企業從中獲利。移動及越來越多的Wi-Fi使用促使企業考慮到應用程序開發的成本的合理性(及Wi-Fi網絡本身),因為Wi-Fi產生的是利潤而不是費用。
借助移動生態系統的主題,定位平臺創造出便于使用的API和SDK,簡化了集成和定制問題。定位服務供應商沒有為一些特殊客戶構建一般的應用程序,而是構建了定位工具,然后客戶可建立自己獨特的應用程序。
基礎設施弦外之音:數據才是王道
大家很清楚LBS服務的最大好處在于收集用戶的數據并進行分析,為組織機構的使用做準備,提高用戶體驗及客戶服務。當聽到權威人士談論定位服務時,他們幾乎總是指出定位的益處就是強行推銷廣告和優惠券。有趣又有用,但是用戶卻不勝其煩。
很自然,定位與分析結合的產物是對零售業的眾多關注。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解決方案借助簡單的RSSI數據來專注于更高級別的分析,評估客戶流量趨勢、捕捉率、回報率及類似數據。擁有更多信息后,零售中心可根據客戶流量路徑優化商店,或者場地所有者可對優質店面或最佳廣告場地收取較高費用。
然而,酒店等行業卻呈現另一番景象。它們擁有零售的元素(酒吧、餐館、溫泉/按摩服務)。他們也遇到了導航挑戰(會議室、酒吧在哪里、孩子在哪里,游泳池、健身中心…又在哪里),這樣的地方配備現場地圖/導航應用程序是非常有用的。客戶服務耗資巨大,定位服務可與客戶服務系統(對忠實客戶的個性化歡迎、更快捷的入住手續辦理)連接在一起,特別定位客戶服務提升后,可為客戶創造連連驚喜,使其樂不可言。
其他行業已進行的如火如荼,例如運輸業、制造業、醫療、體育場館及其他場所。期望Wi-Fi提供更多的互聯網接入;隨著這一趨勢走向成熟,用戶將在到達時開始尋找場地/場所特制的應用程序。
除企業外,運營商對提供定位服務及分析尤其表現出極大熱情,不僅用來調整網絡,而且幫助他們獲得收益。
更智能的Wi-Fi服務增加了用戶細化位置的詳細信息,借助基本的網絡信息協助運營商及其客戶為終端用戶提供更高質的體驗。
如果您還沒有加入進來,請立刻行動起來。定位服務可能是未來的一大舞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