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要介紹了深圳市公交行業發展概況和信息化發展現狀,根據深圳“公交都市”建設要求,分析了深圳智能公交體系建設的業務需求,提出了智能公交體系的建設目標和總體架構設計,并在國內外智能公交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深圳智能公交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與保障措施建議,對深圳市智能公交體系建設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宏觀指導意義。
一、引言
隨著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急劇增長,市民出行壓力不斷增加,交通問題日益凸顯。城市公交作為重點支持和優先發展的領域,是緩解交通負荷的有效方式。2004年3月,建設部在《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了“公交優先”的發展理念。通過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城市公交,可有效提高公交運營效率,增強政府監管能力,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進一步落實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鼓勵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在公交行業內的應用,對換乘樞紐、智能公交系統、節能環保車輛的購置給予資金支持。
深圳是我國首批智能交通試點城市之一,也是我國首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0年11月1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交通運輸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部、市共建國家首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智能公交體系是“公交都市”的核心技術支撐。2011年10月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批準印發《深圳市打造國際水準公交都市五年實施方案》中,提出要以新加坡、香港等國際先進城市為標桿,加快轉變交通發展方式,綜合運用“交通供給、交通需求和交通引領”三大策略,著力實施公交提速、多元網絡、樞紐支撐、智能公交等九大工程,打造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絡、出租車為補充、慢性交通為延伸”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使快捷、安全、方便、舒適的一體化都市公交體系成為廣大市民值得信賴的出行選擇。
二、公交行業概況
1、經營管理體制
“十一五”期間,為整合公交資源,促進特區內外公交一體化均衡發展,提高公交整體服務水平,深圳市實施了公交行業特許經營改革。至2010年底,深圳市公交行業改革基本完成,將原來的38家公交企業整合成為3家國有控股的公交企業,企業規模和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解決了公交行業“多、小、散、弱”,過度競爭、無序競爭的問題,為公交的“一體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奠定了基矗同時,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也為建設智能化、信息化公交系統創造了有利條件。
2、行業發展現狀
深圳市實施公交優先戰略以來,加大了公交發展力度,公共交通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對城市和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和促進作用。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共有公交線路840條,公交運營總里程約18174km,公交站點500m覆蓋率達到85%,運營車輛14169輛(其中常規動力公交車輛11539輛,新能源公交車輛2630輛),日均客運量達到620萬人次。三、公交行業信息化現狀1、公交企業信息化現狀目前,深圳三大公交企業還處于信息化管理初級階段,總體信息化建設水平均比較低。首先,在車載調度終端設備安裝方面,約有60%多車輛已安裝了GPS車載終端,但存在設備標準偏低、標準不統一問題。根據2012年2月統計結果,三大公交企業共有 9219輛公交車輛安裝了GPS車載終端,其中符合深圳市地方標準的僅2265輛,不符合深圳車載終端標準的為6954輛,還有4950輛沒有安裝GPS車載終端。其次,沒有建立較為完備的智能化調度系統,車輛智能化調度水平偏低。其中巴士集團部分車輛安裝了具備調度功能的GPS車載終端,并試點建立了公交智能化調度系統,部分實現了調度、排班、營運秩序監控等基本功能;東部公交和西部公汽部分車輛安裝了GPS終端,但是均不帶調度功能,無法滿足智能調度系統的需求。
2、政府部門信息化現狀
“十一五”期間,深圳加大交通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初步建成了包括交通行業GPS監管平臺、公交場站視頻監測系統、公交圖文管理系統在內的智能公交管理系統,交通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協調整合,各系統相互獨立,數據難以共享,實際效果并不突出,系統建設亟需整合,功能仍需完善。在公交行業信息化管理方面,深圳目前尚未建成監測公交運營、安全、服務、客流的監管平臺,缺乏掌握公交實時動態的手段,難以實現全面的公交監管、協調聯動和應急指揮。智能公交總體尚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發展水平與城市發展和市民的要求尚存在較大的差距。
3、公眾信息化服務現狀
深圳市已建立官方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網站——易行網(www.e511.com)。該網站是深圳城市交通信息服務門戶網,是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統體系中核心節點之一,也是城市交通整體調控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基于城市交通基礎信息環境,以互聯網、手機、大屏幕、移動電視、車載導航等終端為載體,通過城市道路網、公交線路網、軌道客流網、信號控制網、出租電召網、停車誘導網、樞紐時間網、場站設施位置網的“八網合一”體系結構,對交通信息進行采集、分析、挖掘、發布,形成集海、陸、空、鐵、口岸五位一體的城市交通信息源服務中心,提供交通出行前與出行途中的全程信息服務。通過該網站,公眾可以基于電子地圖查詢公交線路信息,進行出行線路規劃等靜態公家信息服務。
四、智能公交體系需求分析
公交行業是一個具有社會公益性的基礎性行業,智能公交體系的主體服務對象包括公交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三大群體。下面分別從這三大群體的需求角度,分析深圳市智能公交體系的業務需求。
1、公交企業需求分析
公交企業是公交服務提供者,是智能公交體系的主要應用主體,其需求與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息息相關,主要業務需求包括企業資源管理、行車計劃排班管理、實時運營監控管理、實時指揮調度管理、票務結算管理、運營保障管理、應急處置管理、業務查詢統計管理、客流統計分析管理、運營功效評估管理、運營決策管理、用戶權限管理等內容。
2、行業管理需求分析
政府行業管理部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宏觀管理者,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經濟、法規、政策等手段,為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競爭、規則健全的市場環境,并對企業的運營服務水平進行監管,保護社會公眾利益。因此,政府行業管理的業務需求主要包括公交運營實時監控、服務監督、安全監管、應急指揮、信息發布、服務評價、成本測算、數據分析、線網規劃、決策支持等。為實現公交優先戰略目標,交通行業管理部門需要設立公交專用道,建立公交信號優先控制系統和公交專用道監管系統,防止公交專用道不被其他社會車輛占用,保障公交路權優先,以提高公交車輛的運行速度和周轉效率。
3、社會公眾需求分析
社會公眾是公交服務對象,其對智能公交體系的主要需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