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了城市迫在眉睫的問題,如何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早已經成為了人們熱議并關注的話題,日前在杭州政協全體會議建議案的草案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概念:提高公交分擔率。
何為公交分擔率?公共交通分擔率簡稱公交分擔率,簡單了說,市民出行方式中選擇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總出行量的比率。這是衡量公共交通發展、城市交通結構合理性的重要指標。這里的“公交”,并不單指公共汽車,地鐵、公共自行車、出租車和水上巴士等也都包含在內。
在草案中,委員們規劃了一個目標:杭州用10年左右時間,調整交通運行格局,改變大眾出行方式,至2021年,八城區日常出行公交分擔率由2011年的20%左右,提高至5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杭州交通擁堵問題。
從20%到50%,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先看一組數據:
截至2012年5月,杭州機動車保有量214.4萬輛,其中,市本級轄區機動車保有量87萬輛。近10年來,在杭州機動車爆炸式增長的情況下,日常出行公交分擔率的增長卻緩慢,僅20%左右。而歐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分擔率已達40%~60%。
杭州的公交分擔率為何上不去?杭州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把脈”:“最主要原因在于私家車增加過快,地鐵只開通了一條,導致公共交通的競爭力相對偏低。”
公交
近幾年分擔率不升反降,想提升分兩步走
要實現50%的目標,自然不是易事。從杭州公交集團了解到,近幾年來,杭州公交車的公交分擔率不增反降——2000年公交分擔率為22.2%,到2011年,分擔率下降至20.92%。
杭州公交集團客運部副經理吳存錢分析說,“公交分擔率下降,根本原因是杭城越來越堵,公交車跑不起來。相比早些年,只有延安路、慶春路等道路比較擁擠,現在慢速的道路范圍越來越大了。”
公交跑不起來,不少人便選擇購買電瓶車或私家車,公交分擔率自然上不去。吳存錢表示,10年時間提高至50%并不是沒有可能,關鍵得“兩步走”:
首先是“推”,要讓公交跑起來,杭州政府應該確立優先發展公交的思路。
在這個前提下,杭州公交自身做好“拉”這一步,通過新辟優化公交線路、更新公交車輛、增加環保新能源車輛、擴大站點覆蓋率等方式,提高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目前,杭州有近9000輛出租車,從理論上統計,每天乘坐出租車約為51.6萬人次,實載率約為67%左右。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