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高速增長,汽車產業中無論是普通民用車輛、運輸車輛、特種車輛等,其保有量是連年的快速增長,而于此同時車輛的安全管理、安全監督的應用需求也隨之產生,由此車載監控系統的各種產品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大規模的使用使得車載監控系統得到了爆發性的增長。
大家都知道,車載監控系統系常規視頻監控系統的一個應用分支,其相關的功能應用、產品形態等絕大部分由常規視頻監控系統演變而來。而監控系統近些年來的創新發展,相比多年前的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例如:采用高清攝像機(720P/1080P)實現監控系統畫面更清晰、采用視頻分析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的安防監控、采用先進的網絡架構實現跨區域監控。而反觀車載的監控系統,卻顯得發展相對較緩,多年來絕大多還是以模擬視頻監控和GPS定位為主要功能,僅從軟件平臺的細節功能中做一些修改,而缺少一些實質性、更有針對性的功能提升。在此我們將通過"兩客一危"中的長途客運車輛作為案例,來探討車載監控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
客運車輛毫無疑問是廣大群眾出行乘坐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但近段時間來不斷發生的各種客車的嚴重交通事故,客運車輛的安全運營成為了人們重點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保障駕駛安全、降低事故率、降低人員傷亡等各級運管單位狠抓的重點工作。
車載視頻監控系統、GPS定位系統已經成為了客運車輛的標配設備。視頻監控主要的功能為車內、車外的視頻監控錄像、音頻記錄,以及通過3G網絡實現遠程視頻監控功能等;而GPS定位系統則是為用戶提供對各臺車輛的位置信息跟蹤定位、查詢、超速監控和車輛調度等方面的應用。那么除了目前已經有的應用系統,客運車輛的監控技術如何才能為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應用系統?未來還將往哪個方向發展?需要配套什么樣的應用技術能更有效的幫助用戶提升管理水平?本文將從車載應用功能、車載終端設備、平臺系統架構體系這三方面來探討未來車載監控系統的應用發展及變化趨勢。
二、智能化車載應用功能
通過對客運車輛的分析了解到,目前客運車輛中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車速過快、司機疲勞駕駛、天氣路況原因、乘車人數超限等方面。那么針對以上的種種因素,企業應采取什么樣的技術手段和方式,實現更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在此我們提出了幾種新的智能應用功能,希望利用新技術去幫助客運車輛用戶用更完善、更合理的方式保障、規范車輛的安全行駛,如下:
1、車載客流統計系統
車載客流統計系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前后就已經提出,通過在車輛上安裝客流統計系統,以幫助各種客運車輛實現上、下車乘客的人數統計,以實現對車輛的合理調度運力,且通過人數的監督,防止車輛超載等危險運輸的情況出現。
但由于當時技術的原因,一直未能提供一種適合車輛上使用的、統計準確的客流統計設備,因此對于客運車輛超載方面沒有一種能對所有車輛實現即時監管的方式。那么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基于視頻分析技術的客流統計設備,能通過利用普通的車載監控攝像頭,即可完成對上下車人數的計算,并統計出車內當前的人數(如圖1所示)。
圖1車輛人數統計系統
車載客流統計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上車、下車輛的人數進行實時的自動統計,并能將數據實時發送到后端的系統管理平臺進行存儲、形成數據記錄,超限報警提示等。由此,監控中心能即時了解到每臺車輛載客狀況,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即時通知到相關的督查人員。
·車載客流統計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視頻分析技術--頭部模式識別,在車輛的前門、后門的正上方,各安裝一臺攝像機,并利用垂直向下的視角,拍攝人的頭頂,并跟蹤人頭的行進方向,即單鏡頭雙方向統計,由此判斷乘客是上車或是下車,并得出車內人數。
·以上下車乘客的數據為依據,并結合GPS位置信息,能對各臺車輛的載客信息實時統計,并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將數據傳輸至后端管理中心,形成對車輛的實時監督管理。
·客流統計車載終端采用高性能DSP芯片,客流數據直接在車輛前端統計,直接輸出結果發送至后端監控中心,有效節約3G通信流量。
圖2車載客流統計系統架構
2、車輛安全行駛智能檢測系統
要做到車輛的安全行駛,則首當其沖就要有效的避免疲勞駕駛,因為駕駛員疲勞駕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客運車輛,特別在節假日等客流高峰時期,由于疲勞駕駛導致的事故其比例占到了交通事故原因的70%以上,可見疲勞駕駛其危害極其嚴重。那么國家近期也出臺了相關的嚴控政策(公通字[2012]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客貨運駕駛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需要嚴格監管客運車駕駛員的駕駛時間,定時休息防止疲勞狀態駕車,包括每天駕車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連續駕車4小時后需要休息等條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