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大興區宏大北園小區業主自籌資金200余萬元自建立體車庫,車庫即將啟用。記者了解到,這是北京市第一個業主自建車庫,也是全國第一個小區業主自建的立體車庫。業主為何要自建車庫?自建車庫能否在京推廣,其中都有哪些難點?為解決停車難問題,這個小區還有哪些實際經驗?記者來到宏大北園小區進行了調查。
得花多少錢?
200萬元費用業主掏
剛一進宏大北園小區的西門,記者就看到左手邊一座嶄新的三層立體停車庫矗立在眼前。工人們正在安裝保溫板,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據施工方介紹,這套立體車庫的具體名稱叫三層升降橫移類機械式停車設備,一期3組設備合計60個車位。根據合同,一期設備價格總計108萬元,安裝費用24萬元,合計造價132萬元。
“一期的停車庫調試完成后,業主們春節就可以使用了。”宏大北園業委會主任路軍港介紹,此后還將建設二期停車庫。“目前在建車位90個,總體完工將達到120個車位,耗資210萬,平均每個車位2.2萬元。”北京嘉東鴻安停車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凱介紹。
200萬元的建設費用從何而來?“全部都是小區業主自己出資。”路軍港說。據業委會摸底統計,小區現有車輛約700輛,小區內原先有車位僅200個,多數業主只能將車停在小區外的馬路邊。小區車位經改造后增加至430個,再加上新建立體車庫,小區車位總數增加到560個。
他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業主出資自建立體車庫的事兒,我們業委會調查了全國300多個小區,還沒有一家做到,本小區是第一個建成的。”記者從行業內信息了解到,這不僅是北京市第一個業主自建的立體車庫,也是全國第一個小區業主自建的立體車庫。
那么,這個立體車庫所有權究竟如何分割呢?
“我們貼出公告,誰‘買’車位,誰掏2.2萬元。與業委會簽訂合同。”路軍港說,“準確地說,不叫買,而是租。租期是22年,一次性掏2.2萬元,然后每年再交600元至800元的管理費。”
路軍港解釋說,小區內現有的地面車位每年停車管理費1600元,立體車庫停車管理費用是1800元。這2.2萬元實際上是相當于業主22年平均下來每一年只交1000元,在此之外,再按交600-800元的年度管理費。
“這與平時租車位的價格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一次性繳納其中的一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掏錢的業主今年就能有小區停車位。否則,無法籌集足夠的建車庫費用,業主永遠都還是沒有車位。”路軍港說。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