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交通全力推進實施28條緩堵綜合措施,中心城交通指數控制在5.2左右,全市交通總體安全順暢。2013年,北京交通將著力減少進出中心城的小客車流量,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爭達到46%,中心城交通指數控制在6.0以下,確保全市交通運行安全順暢。
公交出行比例達44%
2012年,北京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超過2060萬人次,公交出行比例達到44%,成為全國公交出行比例最高的城市,小汽車出行比例實現了連續兩年下降。軌道交通先后6次縮短高峰時段最小運行間隔,客運量屢創新高。四條軌道新線6號線、8號線南段、9號線北段、10號線二期年底開通試運營,本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442公里,投入使用車站261座,換乘站36座,城市中心區軌道網基本形成。
建成宋家莊、四惠綜合交通樞紐,有效改善了京城東部和東南部地區居民出行條件。至2012年底,本市投入運營的交通樞紐實現與10條軌道交通及國鐵的交通換乘,全日總客運量將突破100萬人次。
宋家莊樞紐于201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宋家莊樞紐項目總用地4.2公頃,總建筑面積5萬余平米。宋家莊樞紐在北京東南部交通中的主導地位不可替代,地鐵5號線、10號線、亦莊線在此匯集,貫穿京城重要繁華商業區、東南部和西北部最為密集的居住地區,對有效減緩地面交通壓力、縮小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將起到重要作用。
四惠交通樞紐于10月20日投入試運營。四惠交通樞紐集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市區公交、市域公交、出租車、小汽車、自行車、步行等8種交通方式于一體,是北京第一座涵蓋省際長途換乘功能的大型綜合客運樞紐。
完成天安門廣場周邊步道整治工程。9月25日前,天安門廣場周邊步道整治工程全部完成。本次天安門周邊步道整治總面積約55600平米,其中,人大會堂周邊約3.1萬平方米,國家博物館周邊約2.3萬平方米。此次維修整治將人行步道結構按照機動車荷載標準進行了提級改造,花崗巖步道磚厚度由8cm提高至15cm,同時地磚的表面還有一層顆粒狀細紋,提高地磚的抗滑性和游客行走的安全性。
完成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工作
依托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做好重點時期交通運輸保障,實施了“暢通北京綠色出行月”行動。圓滿完成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專項工作,國慶節、中秋節期間未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交通擁堵。
為緩解9月的擁堵情況,本市將2012年9月定為“暢通北京綠色出行月”,以倡導市民減少使用小汽車,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向市民提示9月的7個特別關注擁堵日,重點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地面交通方面,開通、調整、延長地面公交線路11條;軌道交通部門采取靈活的調度措施,提前安排45組預備車在庫線等候,加密發車間隔,或者發空車至客流滯留嚴重的車站,以緩解客流壓力。
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簡稱TOCC)是全市交通綜合運輸協調、交通安全應急指揮、數據共享和信息發布的“中樞”。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TOCC對全市交通運行總體情況,特別是高速公路、城市路網、軌道交通、地面公交,以及民航客運、鐵路客運、旅游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掌握高速公路網運行動態信息和小時交通量數據,為市民出行提供參考。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交通廣播等媒體進駐TOCC大廳進行現場直播、連線報道和采訪,及時為居民出行提供高速公路運行情況預測信息,有效緩解了高速公路的交通運行壓力,合理引導百姓出行,緩解高速公路網運行壓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