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早晚高峰打車難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有市民形象地稱高峰時段打車猶如“中彩票”。對此,政府部門已高度重視,正在謀劃解決辦法。在今年的北京政協會議上,“打車難”成為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如何調動出租車司機的積極性,如何方便市民打車出行,委員們各抒己見。
發言人:劉凝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易行律師事務所主任
適當增加出租車數量
核心觀點:出租車的定位不清晰,一直將出租車定位介于城市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工具之間的準公共物品,為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的門到門便捷運輸服務,從來沒有把出租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來看待,這種定位應該改變。
劉凝委員說,按照現有定位,出租汽車不同于城市公交,也從來沒有把出租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來看待。但是這種定位已經與現實社會的情形脫節,在機動車限購、限行措施長期化的背景下,出租車已經成為市民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工具。
據統計,本市正常的小汽車出行率在40%左右,每周停駛一天就會有8%的出行人群需要出租車。另外,由于近年來停車費和油價不斷上漲,出租車的出行成本大大低于自駕車,乘出租車出行已經不屬于高端的出行方式。據調查,已經有30%的人群在上下班、出行、購物時經常會使用出租車。
而全市的出租車數量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基本沒有增長,這也是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抱怨打車難的主要原因。出租車緊缺的情況在遠郊區縣和城鄉結合部尤其嚴重,在那些地方基本打不到正規的出租車,人們出行完全依靠“黑車”。劉凝委員建議,本市最近幾年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管理部門應認真調查研究,把出租車定位為公共交通工具,增加出租車數量,做好出租車管理工作。
發言人:劉子華市政協委員北京市華倫律師事務所主任
設立專供預約出租車
核心觀點:改變現有出租車電話預約方式,借鑒國外經驗,增設只接受電話預約的出租車,方便有出行需要的市民提前預約,解決“打車難”問題。
劉子華委員認為,增加出租車數量不一定能完全解決“打車難”問題,但是適當增加出租車應對緩解“打車難”有所幫助,改變出租車的經營模式是另一種解決之道。
劉子華委員表示,自己作為普通市民,也有在早晚高峰出行時遭遇打車難的問題,早上要去開會又趕上限行,確實打不到車。或是在晚上略為偏遠的地方,也難以打到車,用現有的電話預約出租車,也經常難以約到。
劉子華委員提出,可以設立一種新的出租車電話預約方式,有別于現有的出租車預約方式,這類出租車只能接受乘客的電話預約運營,也就是說這些出租車不能像現有的出租車一樣上路“掃活”。同樣的,“掃活”的出租車不再接受電話預約,避免二者產生競爭關系,服務于不同的乘客群體。
從外觀上,預約的出租車不掛頂燈,便于乘客加以識別。在方便乘客乘車的同時,也避免了空駛所帶來的能耗、尾氣排放等問題,減少了增加車輛可能帶來的擁堵問題。劉子華委員介紹,這種電話預約出租車的模式在英國等國家都已實行,他使用后感到比較方便,值得在北京推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