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臨近,客運車輛安全檢測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前天下午,在寧波山水旅游有限公司的停車場內,區運管所客運行業管理科工作人員對一輛旅游大巴的GPS定位系統和攝像頭清晰程度進行檢測,確保春運期間這套實時在線監控系統能夠正常運作。
這輛車上裝有4個攝像頭,2個在駕駛座上方,分別監控司機開車狀況和車輛行進方向的車外實況,另2個在乘客區,若有超載超員都將一覽無遺。GPS定位系統則將車輛行駛方向、實時位置、行駛軌跡、行駛速度等進行在線采集。
在區運管所的智慧監控中心,由12臺工業監視器和12臺液晶屏組成的監控顯示屏,鋪滿整個墻面。監控員可從監控電腦中抽查全區146輛客車、97輛旅游包車、148輛危貨運輸車輛的實時情況。這套系統建成于去年6月,為全市首創。
像客運車輛一樣,去年,注冊在鄞的全部81艘船舶也裝上了“千里眼”。“智慧港航”在船舶上安裝了攝像頭和AIS監控系統,港航部門可在線獲取船舶一周內的航行軌跡和當前行駛速度、方向、位置等實時信息。臺風期間,港航部門通過監控平臺可以查詢船只是否已采取拋錨、停航等避風措施,所有在駛船舶是否駛出臺風影響區域。
今年,區港航處還計劃引進AIS/北斗雙模系統,對奉化江沿線25個航標(側面標)進行智能化改造。區港航管理處副處長卓文龍說,航標通過外形、顏色、燈光等方式對航船提供幫助,采用太陽能和蓄電池組合供電。為保證所有航標正常運行,每周工作人員都要進行二三次實地檢查,光奉化江沿線一圈就需一個多小時。如用上這
套雙模技術,航標上的所有信息可自動傳輸到辦公室里的AIS監控平臺,設施一有損壞就會自動警報,無需人工實地檢查。卓文龍說,智能監管不僅省力,還能減少巡邏船燃油消耗,一舉兩得。目前,航標智能化改造方案已成熟,經招投標程序后,預計今年下半年便可安裝調試。
數字公路建設也是我區智慧交通的重頭戲,今年區公路段將在國、省、區道上安裝首批50個電子監控點,主要集中在交叉路、彎道口等重要交通節點,可強化公路養護和超載治理。目前,我區已完成《鄞州區智慧交通可行性報告》的修訂工作,并通過了專家評審。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