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信息化建設發展歷程回顧
上海交通信息化建設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1、探索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上海引進了澳大利亞的SCATS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此外,在上海市的高速公路以及內環線高架道路上安裝了交通監視系統。同時還建設了出租車GPS調度系統。
2、逐步成型階段
為了改善上海市的交通狀況,90年代建立了內環信息監控系統和高架信息控制系統,為上海市高架道路信息化發展積累了經驗。同時,1991年開通的“上海廣播交通臺”已經成了上海市民了解道路交通狀況的有效信息來源,減少了出行的盲目性。
3、大發展階段
從21世紀開始,上海交通信息化建設進入大發展階段。2000年公交啟動了GPS調度系統;2003年完善了高速公路管理系統。為了推進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設,上海以“掌握現狀,找出規律,科學誘導,有效指揮”為指導思想,組織開展了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發布系統的建設。2003年開展了延安高架道路和衡山路的試驗工程示范;2004年實施了上海中心區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發布系統試驗工程,實現了申字形高架浦西部分、內環內79條地面主干道和快速路上下匝道相關的地面道路信息采集與發布;2006年開始建設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2008年實施了基于大范圍、固定與移動方式相結合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研發及工程示范。
2009年開展了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發布系統工程,完善了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新建了上海市交通信息服務應用平臺,實現了交通信息服務和數據提供。
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和上海市交通信息服務應用平臺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為政府決策和公眾服務發揮了巨大作用。主要可以表現在:
l各交通管理部門間的協調聯動與信息共享方面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中樞作用;
l道路交通組織調度與園內客流組織的信息交互方面發揮的關鍵性通道作用;
l客流動態、交通出行的信息發布上發揮的至關重要的綜合資源提供職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