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規嚴罰“闖黃燈”老司機嘆路口“不好過”
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修訂版《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于1日正式施行不過兩天,其中的“闖黃燈”罰則便成為爭議焦點。網民稱“闖黃燈記6分”的新規“完全無視牛頓定律”,而相關主管部門則表示,新規實施后“因違反交通信號導致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是走是停?
黃燈竟成行車困擾
相關主管部門對“闖黃燈”這樣解釋:“黃燈亮時,只要機動車車身任何一部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繼續通行,不認定為闖黃燈。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繼續通行,未越過停止線的車輛要停止通行。”
然而,記者體驗后發現,在實際道路行駛中,很難清晰判別車輛與信號燈的關系,黃燈反而成為司機的困擾,甚至影響到交通通行。
影響一:路口車速減慢現擁堵。記者2日先后在北京的非主干路、主干路等不同路段體驗,最直觀的感受是,綠燈時段車速減慢。
在非主干路的車道溝路,即使是綠燈時段,大部分車輛在接近路口時都有意識地降低車速,原本節日期間車流量較小,時速本可達60公里,但在該路口時速只有約20公里,本該暢通的道路出現擁堵。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長安街等主干路上。
影響二:路口“險象環生”。記者2日在長安街西延長線的一個小路口看到,一輛深色高爾夫轎車在綠燈即將變燈時接近路口停止線,似乎意識到要“闖黃燈”,便猛踩剎車,但因車速較快未完全停止,而此時信號燈已變黃,司機只得加速離開。同日下午,在東三環外百子灣路口,一輛紅色轎車在變黃燈時突然剎車,導致后面一輛出租車險些追尾。
記者發現,綠燈配時時間長,對排在靠前位置的車輛沒有難度,而對于排在后面的車輛,是加速通過還是減速等待信號燈變黃,則是個難以選擇的問題。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