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被列入“十二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無異于給衛星導航行業注入了強心劑。從國家對戰略新興產業的定義來看,國家支持衛星導航系統的決心非常明確,有理由中長期看好衛星導航行業;以資金投入為例,一方面擴大了直接融資規模,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另一方面,科技部、財政部提供了重大專項資金、支持資金來支持相關企業,特別是國家設立的北斗導航重大專項扶持自主導航系統建設。
衛星導航產業的多個細分市場都將步入高增長時期。第一個是高端制造業,包括定位芯片和模組、多種通信芯片和模組、接收機組件、顯示器件與整機集成等;第二個是軟件業,包括系統類軟件、定位授時軟件、地圖引擎與各種嵌入式應用軟件等;第三個是綜合數據業,包括數據采集和收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處理和總結等,應用于實時路況分析、車輛駕駛行為分析、使用者行為分析和預測等等;還有個是與導航相關的現代服務業,包括航運、物流、客運、公共交通、行業管理等領域。
北斗二代導航系統的建立也將拉動北斗二代導航芯片、導航終端、授時設備、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統和運營服務等相關衛星應用市場的快速增長。
四大因素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
從人們可以感知的角度,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因素總結起來大概有四個--個人,物體,網絡,車輛。能有效地帶動移動通信業、互聯網業、計算機業、消費電子業、汽車業、地理信息業、位置服務業等諸多關聯行業的升級換代。
特別是對通信運營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個人無論走哪個城市,只要有定位導航軟件在,就隨時查詢周圍的興趣點,找到需要的餐廳、酒店、銀行、購物中心等,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許你是一個切客,無論走到哪,都熱衷于“簽到”,告訴朋友們你在哪,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許你是一個拍客,無論走進沙漠還是踏入荒野,只要有電子地圖在手,隨時知道位置和方向。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對物流的及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隨時了解貨物的狀態、位置以及到貨時間,這就需要對物體的追蹤、網絡穩定可靠、車輛的位置和行駛狀態等能全面了解。
另外,在出租車輛、兩客一危、警用、消防、急救以及冷鏈物流等領域有更大的推動。
突破衛星導航產業鏈薄弱環節
雖然前景看好,但是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價值鏈剛開始形成,產業整體上仍然存在“小、散、亂”的現象,缺乏行業管理,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聚集建設與企業優勢整合。當前產業一定要打破閉門造車式的獨立發展格局,合縱連橫式的引領型企業亟待形成。
在衛星導航應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我國并尚未真正突破。從產業鏈整體角度看,芯片等硬件核心技術仍然是產業發展所需的核心技術。從產業鏈產值分布情況看,我國產業發展主要集中于中游和下游,上游所占份額較小。
上游不僅缺乏芯片的核心技術,更主要的是在芯片的研發和規模化生產所需要一系列相關配套產業環境上,存在壁壘和瓶頸。年底北斗將正式提供服務。面對即將來臨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直接競爭的緊迫局面,國內企業、產業尚未做好充分準備,當前國內涉足北斗研發、生產的企業不多,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量產條件的企業很少。
在交通運輸領域,當前產業鏈最需要改進的是地區化企業眾多,各地各行業對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的運營和設備要求不一樣,企業的市場運作和整合難度很大,因此國際性或全國性經營的企業較少。可喜的是,交通部門去年針對行駛記錄儀終端設備進行了規范,通信協議也進行了初步統一,看到了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整合開始,但是標準執行不完全到位,標準本身的升級改進還在進行,相關企業也一直跟隨標準的變化而不斷適應。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