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6)日,京廣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京滬高鐵為目前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這條貫通中國南北的高鐵大動脈自南而北途經長沙、武漢、鄭州、石家莊,抵至北京西站,全程2298公里。
日前從總部駐武漢的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了解到,京滬高鐵在時速350公里的技術等級和重聯雙弓的條件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建立的包括牽引供電系統的穩定性、中國自主研發的接觸網導線等一整套的高鐵技術體系,已經在多條高鐵得到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在高速鐵路建設上處于世界領先位置。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在不久前還在向外國學習如何修筑鐵路,時至今日,中國的鐵路技術已能獨當一面,甚至能建造出比外國要快得多的高速鐵路,讓世界為之矚目。
剛剛開通的京廣高鐵由武廣高鐵段和北京至石家莊至鄭州至武漢段組成。其中已于2009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的武廣高鐵段由上市公司中國中鐵的成員企業中鐵電氣化集團負責施工,當時承擔武漢綜合試驗段建設任務的是總部駐武漢的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1994年,該公司承建的時速160公里的廣深準高速正式開通。在探索中前行,在創新中發展,多年的技術積累使該公司電氣化建設的技術水平和建設質量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按照鐵道部的建設要求,武漢綜合試驗段為武廣客專的“先行段”。作為中國高鐵“先行軍”的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圍繞武廣高鐵施工要求,編制《武廣客運專線高速接觸網施工技術標準》、《武廣客運專線高速接觸網作業指導書》等指導書,先后開發出了鎂銅150導線架設工藝、350km/h客運專線接觸網彈性鏈形懸掛施工工藝、H型鋼柱可調式人工立桿車、H型鋼柱整正新工法、210-1型多功能腕臂肩架安裝支架等多項成果。他們在主要技術參數和相關技術標準上實現了兩個突破:一是,采用恒張力架線作業車開展上部導線架設施工作業,開發鎂銅導線架設新工藝,在國內首次采用鎂銅合金的150電氣化導線,形成客運專線高等級、快速度運營的供電系統保障;二是,引進消化和吸收再創新時速350公里的技術平臺和裝備體系,推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35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建設,培育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方企業系統集成商。“建設新武廣,創造新時速,實踐新作為!”工藝的再創新,充分顯示我國在客運專線建設材質和工藝方面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高鐵建設的腳步跟著時代推進。2010年,京滬高鐵開始大規模建設。踏著京廣高鐵武廣段的技術階梯,該公司再次承建了棗莊至蚌埠間正線長220公里的京滬高鐵試驗段。他們立足武廣客運專線時速350公里的新起點,他們秉承京滬高鐵“高標準、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速度、高品質”的“五高”要求,在全線培育“促創干、爭一流”、“干高鐵、想高鐵、融入高鐵”、“砥礪奮進,勇爭第一,建功高鐵”等一系列先進的文化建設理念。工程技術人員先后開發的《接觸網彈鏈吊弦計算軟件研制》、《高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施工工藝》、《客運專線接觸網系列施工工具研制》、《接觸網四軸作業車研制》、《500KV超高壓輸電線特殊地段施工工藝》、《無線系統在施工中各項靜態指標控制方法研究》等科研成果在接觸網施工中廣泛推廣運用。近20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高鐵發達國家先進技術,中國高鐵建設在短時間內走出一條引以為豪的自主創新發展之路。2010年12月3日,由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施工的京滬高鐵先導段投入運營試驗,創出時速公里的速度,這是迄今為止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486.1”讓世界鐵路步入了中國時代。
據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負責人竇保信介紹,目前世界上6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電氣化鐵路,我國電氣化鐵路總里程已突破4.8萬公里(不含港澳臺地區),超越了原電氣化鐵路世界第一的俄羅斯,躍升為世界第一位,其中我國高速鐵路已達到8600余公里,穩居世界首位。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