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網:現階段,交通擁堵已成為世界性“城市病”,智能交通作為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首選“良藥”為世界眾多國家所看重并爭相發展。但各國每年因交通擁堵蒙受的損失依然慘重:中國15城日損失10億元,美國年損失680億美元,英國年損失約43億英鎊,荷蘭6年前年損失已經達30億歐元。
中國15城日損失10億元
交通擁堵已成為世界性難題,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曾爆料,因為交通擁堵和管理問題,中國15座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財富。
“我們研究中國百萬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單行上班時間要花39分鐘。”牛文元算了算,按照人口來算,中國15座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單行比歐洲多消耗288億分鐘,折合4.8億小時,“上海每小時創造財富2億元,據此算,15個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
據《生命時報》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張國初研究員算過一筆賬:“2011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6061元,以一年工作243天、一天工作8小時為標準,可算出每小時工資為28.8元。2010年末,北京就業人口達到1317.7萬,其中選擇小汽車出行的人占33%。2012年第一季度,北京工作日平均擁堵持續時間為55分鐘。這樣一來,僅每天選擇小汽車出行的人就在堵車上浪費了約1.15億元的社會效益,全年更是高達約279億元。”再加上公交出行擁堵的損失,全年超過300億元。
美國每年損失680億美元
美國曾公布的一項對國內主要城市交通狀況的調查結果,在1982年至2000年間,美國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間的交通堵塞狀況不斷加劇,由交通堵塞造成的時間和汽油浪費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680億美元。
美國主要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間交通堵塞狀況惡化表現在三個方面:駕車者在路上因塞車而等待的時間增加;駕車者可能遇到交通堵塞的時間段延長;出現交通堵塞的街道數量增加。一位在美國市區駕車上班者在2000年全年平均在路上遇到塞車的時間長達62小時,比1982年的16個小時增加了近3倍。此外,2000年全美主要城市有58%以上的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存在塞車問題,比1982年提高了24%。
在全美主要城市中,高峰期間塞車狀況最嚴重的當數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在該市市區駕車上班的人平均每年在路上遇到塞車的時間為136小時。其他名列塞車最嚴重的10大城市名單的城市是舊金山—奧克蘭、芝加哥、華盛頓、西雅圖、邁阿密、波士頓、硅谷、丹佛和紐約。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