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月來,面對早、晚高峰交通擁堵狀況,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實施“早晚高峰交通勤務”工作機制,全市路網高峰擁堵路段平均條數下降、平均車速上升。
高峰期擁堵路段減少
實施早晚高峰交通勤務期間,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在早、晚交通高峰,最大限度投入警力加強疏導維護,并采取人工扳燈控制路口流量等手段保證高峰時段路網車流量均衡。
據統計,半個月以來,路網高峰擁堵情況得到初步緩解。11月28日到12月13日,全市重點監測路段早高峰擁堵路段環比減少7.4%,同比去年減少14.7%;晚高峰環比減少7.8%,同比去年減少10.5%。以12月13日為例,去年同期早高峰擁堵路段為30條,今年為22條。
早晚高峰車速提升
“車速提升是開車的市民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變化。”北京公安交管局科信處相關負責人說,實施高峰交通勤務措施半個月來,早高峰平均時速為46.9公里,同比提高2.8%,晚高峰時速為33.1公里,同比上升13.4%。車速提升以后,道路每小時流量也相應增大,早晚高峰持續時間縮短。
一名在大望路值勤的一線交警說,通過對執勤路段的車流量觀察,他發現晚高峰車流量回落時間比以往提前。“以前晚上7點多還有很多車在出入口這里聚集,現在6點半就差不多能走開了。”
高峰交通勤務實施以來,交管局路況信息統計項目還增加了一項“0至5公里路段”指標,表示嚴重擁堵。“這樣的行駛速度表示車輛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這也是老百姓最難忍受、反應最強烈的問題。”相關負責人介紹,半個月以來通過對“0至5公里路段”的統計可以看出,高峰交通勤務措施起到效果。不過,這些具體數據將為交管部門科學管理提供依據,暫不作為對外公布的指標。
■追訪
為堵點量身定制疏堵方案
交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峰交通勤務工作機制查找高峰期間交通擁堵的癥結和原因,細化形成“一個堵點一個疏導方案,一條路段一套解決辦法”。例如,在大望橋東的公交車站,由于前往通州方向的公交線路比較密集,早晚高峰候車客流集中,導致公交車輛進站困難,社會車輛通行受阻,早晚高峰交通壓力很大。朝陽交通支隊通過實地勘察、協調相關部門將3條公交線路的站臺向西遷移50米,分散候車客流。同時,安裝隔離護欄,減少非法停車,并加派警力維護疏導,改善了晚高峰大望橋區出城方向的交通秩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