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公眾對于出行信息服務需求的日益旺盛,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領和指導下,加上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國內的公眾交通信息服務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各上下游企業都在為爭取用戶群體而爭相推出更新、更實用的服務。在這個背景下,國內交通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突飛猛進,市場規模已初具雛形。本文就國內的交通信息服務行業做了簡單的盤點,并就未來的交通信息服務產業進行了展望,提出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想即得"的交通信息服務模式。
一、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的交通信息服務產品已相當豐富,在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下,盡管目前這些產品和服務無法完全做到為出行者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動態信息服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中國的出行者逐步體會了出行信息服務系統的便利,為交通信息服務的產業化培養了大批初級用戶,交通信息服務的產業發展已初具雛形:
1、網站
目前最為廣泛的交通信息服務方式依然是互聯網,本論文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地的交通資訊類典型服務網站,對比分析,呈現以下特點:
·實用性強,如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的交通運行指數,為駕車出行者提供了實時的路況查詢,有效規避了擁堵路段;
·權威性強,上述四個典型的服務網站信息大都直接來自交通政府部門,保障了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
·綜合性強,上海、廣州、深圳三地的典型網站均提供了"海陸空鐵地"一站式交通信息查詢、服務網站。
此外,深圳E行網還提供了三維街景、交通快拍等功能,為市民提供更為豐富的查詢體驗。
圖1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典型交通信息服務網站
2、車載終端
隨著微軟Live地圖、Google地圖、Sogou地圖和Baidu地圖為代表的電子地圖搜索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內GPS導航產品在實際應用中被不斷接受。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導航產品的認知度逐步提升,導航市場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以四維圖新、高德、暢想、瑞圖萬方、靈圖為代表的導航電子地圖生產商,以新科、TCL、諾基亞等為代表的GPS導航產品生產商,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導航設備將呈現高、中、低檔并存,價格從萬元到數千元不等的局面,產值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近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實時路況導航儀","最優路徑"添補了車載終端導航服務"最短路徑"的傳統單一內容,為出行者提供了又一個選擇。
圖2國內某廠家研發的實時路況導航儀
3、交通電臺、交通頻道
國內各城市均有當地的交通電臺,且大多與當地的交通管理部門合作,為廣大私家車主、出租車司機所接受;近年來隨著信息發布方式的不斷豐富,以視頻方式呈現交通信息的模式也在國內暫露頭角。例如廣州交委在2010年亞運會期間,組織推出了實時《亞運交通直播室》(亞運后,更名為《廣州交通直播室》),以節假日全天候逢整點、平時早晚高峰的方式,在家庭有線電視、樓宇通道、手持電視、車載電視等方式,向市民播報交通視頻信息;類似的節目有北京的《紅綠燈》,深圳的《都市路路通》等節目。
圖3深圳、廣州、北京等地交通電視欄目
4、手機、微博、電子站牌、可變情報板等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手機終端獲得全面及時的出行前,出行中的交通信息服務已逐漸成為市民首選的方式,未來發展前景在行業內被一致看好。例如廣州交委在今年6月推出了"行訊通",實現了手機上的交通信息一站式服務,內容包括路況信息、實時公交、停車服務、的士查詢、出行規劃、地鐵信息、航空信息、鐵路信息、客運信息、駕培信息、交通資訊等11個功能模塊,其中"實時公交"能夠按照站點和線路等多種方式查詢公交信息,同時能夠提供全市所有線路和站點的公交實時信息,目前已是"行訊通"手機交通信息服務軟件中極受歡迎的功能模塊;深圳交警微博的實時路況播報也為交通信息服務提供了新的渠道;電子站牌、可變情報板等傳統的交通信息發布渠道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
圖4"行訊通"手機交通信息服務軟件截圖
二、存在問題
交通信息服務產品的推陳出新,信息獲取渠道日漸豐富,盡管各種方式的交通信息服務產品已極為豐富,但消費者對信息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目前來說,交通信息服務產品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出行者對交通信息服務質量的滿意度普遍不高,出行者迫切需要的關鍵動態信息匱乏;
·信息服務范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信息內容更新不及時、不準確、不豐富;
·信息資源缺乏有效整合與共享,服務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
·信息服務相關標準尚不完善,服務不規范等。
三、未來展望
未來,隨著計算機網絡和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終端用戶對信息服務的需求將逐漸往"人性化"方向發展,用戶對信息服務的需求將達到"無處不在,無所不有,所想即得"的階段:
首先,終端用戶希望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手段都能獲得交通信息服務,也即"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家里可以觀看"交通電視頻道"獲取早晚高峰的出行信息,在駕車旅行中可以通過電臺、車載終端獲取實時交通信息,在辦公室可以通過網站、手機獲取航班、鐵路、客運等班次票務信息等;特別要提一點的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手機終端獲得全面及時的出行前,出行中的交通信息服務必將成為市民首選的方式。
其次,終端用戶還希望服務企業能提供準確的、實時的、一目了然的交通信息,也即"所想即得":例如駕車者希望導航終端能夠提供動態路況信息,以便選擇"最優路徑",而不一定是傳統的"最短路徑";公交出行者希望獲取實時公交到站信息,如廣州交委推出的"行訊通"公交電子站牌功能;去機場接機的老百姓希望知道航班是否晚點,到達航站樓等信息,避免不必要的等候時間等。
交通信息服務方式的不斷豐富,服務產業化的不斷發展,必將助推交通信息服務模式的不斷提升,最終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智能交通處主任科員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