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杰里·布朗于9月25日簽署了SB1298法案:允許加州第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于2015年起正式駛上公共道路。這意味著加州成為繼內華達州和佛羅里達州之后,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進行實驗的第三個州。
2、概述
無人駕駛汽車(driverlesscars)是集視覺計算、模式識別和控制等眾多技術于一體、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汽車。它通過車載麥克風、聲波定位儀、紅外線傳感器、羅盤、激光掃描儀和微波雷達等多種裝置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將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障礙物等信息傳輸給無人駕駛車輛的“大腦”——安裝在車輛內部的高性能計算機進行分析和計算,以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自主行駛。
無人駕駛汽車有望把駕駛員從枯燥的駕駛中解救出來,同時能杜絕因超速行駛、酒后駕駛、疲勞駕駛等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
3、國內外研究進展
自2004年開始,美國和歐洲就以舉辦無人駕駛汽車比賽的方式,推動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德國自由大學的MIG無人駕駛汽車、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的無人駕駛汽車和美國谷歌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都紛紛開始上路測試。
近年來,我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尤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劃的支持下,從2009年開始舉辦“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國內頂尖研究機構均派車參賽,而且難度一年比一年大,從封閉道路走向真實道路,還要經過交通信號識別、障礙物避讓、匯入車流和U型轉彎等測試,水平逐年提高。
目前成果顯著的無人駕駛實驗包括國防科大的紅旗HQ3,同濟大學的“春暉探索3號”等。其中,HQ3于2011年7月14日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春暉探索3號”樣車已基本實現了在城市道路上無人駕駛功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明年將測試從北京行駛到天津,2015年將測試從北京行駛到深圳。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